第81章(第2/2页)

如果方媛和李槿桐失败,就意味着他们成功的机会能多上一丝。国家队的名额只有四个——云歌肯定要占一个,这毋庸置疑——另外三个名额,就要所有候选队队员们一起争夺了。

然而,现在国家队名单公布,其他候选队队员们全都失望了。

云歌、李槿桐、方媛,三人不仅全都进入了国家队,并且牢牢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

进入国家队的唯一一名男选手,名字可怜兮兮地排在最后,分数和前三名也有不小的差距。

当初在食堂里与李槿桐争执——声称女生信息学就是不如男生的队员,早在三个月前的上一轮冬令营考试中就被淘汰了。

这一届所有参加过信息学冬令营的选手们,有一个微信群。无论是进入候选队的学生们,还是没有进入候选队的学生们,平时全都在微信群里其乐融融地聊天。

国家队名单出来后,自然有人第一时间就截图发在了微信群里。

下一秒,曾与李槿桐在食堂争执过的男生就退群了。

一时间,群里不少人询问,退群的人是谁、为什么要退群。

云歌也随口问了李槿桐一句,李槿桐回答道,“退群的就是瞧不起女选手、和我在食堂里吵架那孙子啊!”

“啊……他叫什么名字来着?”李槿桐拼命回忆,然而也回忆不起来了。

明明三个月之前,李槿桐和方媛还为云歌竟然不知道那个男生的名字而震惊。

现在她们自己都将那个男生的名字忘得干干净净了。

李槿桐回忆一番,最终不得不放弃,“算了,不重要。”

“其实我没那么小气,只要他道个歉,承认在信息学这个领域,女生和男生一样优秀,我就能原谅他。”

“冬令营里认识的同学们,还挺珍贵的。虽然以后未必会上同一所大学,但是大家都走在同一条路上。”

进入冬令营的学生们,都是全国范围内的佼佼者,可以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最起码在此时,大家都想选择相似的大学专业,以后也都想从事差不多的工作。

除了个别的奇葩之外,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一群年轻人。

信息学竞赛国家队的名单,也在第一时间被人发到微博上。

尽管广大网友们心中全都有所猜测,终于到了这一刻,心中依旧充满了惊讶与激动。

“啊啊啊啊啊云歌太厉害了!”

“果然云歌从不吹牛!说到就能做到!”

“我们云姐太帅了!拜倒在云姐的校服裤下!”

“看到今年国家队的名单后,我哭了半个小时了。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但眼泪就是止不住。

我曾经就是一名信息学竞赛的女生选手,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竞赛选手,因为我学习信息学竞赛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升入高二之后我就放弃了,专心学习高考内容。

高一学习信息学的时候,身边全都是反对的声音——老师劝、家长劝,联合起来劝我回归高考‘正途’。一起学信息学竞赛的男生,虽然没有说过什么,但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能看出来,他们不看好我能走这条路。

我们高中很普通,不是超级中学也不是竞赛强校,学习竞赛的学生不多,全年级学信息学的只有我一个女生,还有另外两个男生。一个人和两个人,在数量上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是两个男生一直认为自己是多数,而我是少数,获奖概率接近于零的少数。他们的判断来源于哪里呢?就是来源于每年省一等奖、省队、候选队和国家队的男女选手比例。

这条路上的女选手太少了,走到最后的女选手更少。

我不是很聪明,也不是很勇敢,于是升入高二后综合权衡后,回归了高考。

还有一个月,我就要走上高考的考场了,目前我对自己的成绩挺自信,通过高考这条路,我或许也可以冲击心中的大学。

但是想起当初退缩的自己,心中总是有些遗憾,也一直无法停下来对信息学竞赛各种消息的关注。

从今年国家队三女一男、前三名都是女生开始,我相信信息学竞赛的环境会变得不一样。以后对女选手说‘你不行’的声音一定会少很多,对女选手说‘你可以’的声音一定会增多。

未来的局面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有一天,不再有拥有我这样经历的女选手。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竞赛还是高考,而不是被周围的声音逼迫着只能做出一种选择。”

网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转发、评论,评论里写不了那么多字,就自己发微博带话题。

很快,#信息学国家队三女一男##信息学国家队前三名都是女生#的话题,就登上了热搜。

热评第一,毫无疑问地依旧是,“当初说过要直播吃X的人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