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5/6页)

崔绿真却悄悄拽了拽她,直至走到三百米外与春晖她们汇合,“咱们去六门市看看。”

“啥?还真去啊?你刚不是诈她的吗?”

幺妹甜甜的笑,“对呀,可她也没说六门市没皮箱呀。”

“可,可那是承包给私人的呀,那得多贵啊?”友娣也忍不住了,六门市是半年前才开起来的百货门市部,最近在搞什么改革,把箱包这样价格贵,生意不好的柜台承包出去,让私人自负盈亏。

私人的东西可不好砍价。

幺妹伶牙俐齿:“可公家的东西才不好砍价呢!”在友娣想要反驳之前,她抢着问:“咱们去医院能砍价吗?去银行存钱吃利息能砍价吗?”

友娣:“……”她竟无言以对。

其他人:“……”绿真说得好有道理呀!

大家只好跟着城市通小绿真走,顶着大太阳往最偏远的百货六门市去,路上自然要一人来两根冰棍儿啥的,甜丝丝凉爽爽,心情也美美哒!

六门市不仅地理位置偏僻,连交通也不方便,其它门市前都有公共汽车站牌,这儿却连车子也开不进去,只能容一辆自行车进出。门市里售货员也没几个,柜台上落了一层浅浅的灰尘,堪称“门可罗雀”。

她们一进去,里头正在打瞌睡的售货员们,勉强撑起眼皮看了一眼她们,见她们没停留在自个儿柜台前,那就继续睡。唯有最深处最不起眼的那个柜台后,跑出一个年轻姑娘,约莫二十出头,细眉大眼。

眉毛是特意修剪出来的弯弯月牙儿,有种莫名的喜感和亲近感。

“小姑娘你们要买什么,我可以指给你们。”说话也这么平易近人,一点儿也不像其他售货员,不买她们的东西就不理她们。

幺妹一眼就看见她柜台后的皮箱,一模一样的人造革皮箱!用手指了指,“姐姐你能便宜点儿吗?我三个姐姐考上大学,要去北京读书了呢!”

春苗小脸一红,妹妹这也太骄傲了吧,只要是她喜欢的人,她逢人必说她们考上大学的事儿,好是好,可这说得多了,总觉着有点骄傲过头的感觉?

年轻售货员一愣,瞬间喜笑颜开:“恭喜恭喜你们呀,你们真厉害,我也去考了,却没考上呢。”

几个高考生这可就有共同话题了,都问她考的文科理科,哪个考点考的,得知她们班一个也没考上,这可更让小地精骄傲了——我姐比所有人都聪明都努力哟!

春晖忙礼貌性的安慰她,“你别气馁,今年马上又要报名啦,好好努力一把,肯定能上的。”

谁知小姑娘想起那么难的题目还是后怕不已,拍着胸口说:“哎哟我不考啦,要不是我爸非让我去,我连去年也不想考,我啊,就想快点参加工作。”

她指了指箱包柜台,“这是我爸承包的,让我来锻炼锻炼。”

听这语气里的轻松自在,以及她穿着打扮,谈吐的自信与可爱,崔家姐妹猜她一定是干部家的孩子。而在改革试点刚开始的时候就能承包到柜台,说不定还是百货公司的干部呢。

女孩不好意思吐了吐舌头,“呀,我差点忘了,你们要买皮箱是吧,来,你们打开看看,买不买的无所谓,看看。”

说着,踩在板凳上,拿下三个皮箱,在地下垫两张报纸,把皮箱放平,打开扣子,“你们看,里头是双层的,盖子这层还有暗袋,可以装值钱东西。”

小彩鱼大胆的伸手摸了摸,还真是嘞!

春苗三个大的,也好奇的跟着摸了摸,看了看扣子,试着扣了几下,“卡塔卡塔”的脆响,打开了少女们的心扉。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她们心动的。卖货少女说:“你们等一下,我去打个电话,有好东西给你们看嘞。”

一会儿回来,怕她们等不及,又主动请她们一人一根冰棍儿,给她们找来几个板凳,坐着聊起天来。其他售货员看见,不咸不淡撇了撇嘴,继续打瞌睡。

反正呀,她们的工资是国家发的,只要国家在一天,她的的工资就照打不误一天,哪像这姚家父女,苦哈哈的只能自个儿挣……人呀,还是不能太自信,总以为能干出点啥来,现在后悔了吧?居然要腆着脸讨好几个小丫头!

原来,这女孩叫姚安娜,她的外祖母是俄罗斯人,给她取的名字也特别有异国风情,她爸爸老姚是阳城市百货公司的销售经理……当然,这一条,崔家姐妹是后来才知道的。

姚安娜很会讲笑话,又见多识广,听说她们即将去北京,道:“北京我没去过,我只去过广州,听说那边经常有外国人来呢。”

“广州吗?”春苗眼睛一亮,自从考上广州的大学后,广州的一切,都是她感兴趣的东西,包括但不仅限于它的天气,它的人文风俗,有时候单听到一个“广”字,也会格外的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