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6/6页)

“爸,还有别的人选吗?”既然对方好不容易给了个机会,还是用高昂经济代价买来的机会,崔绿真就想多培养几个,一次到位。

这叫够本儿!

“对了,爸,让卫红哥哥和强东哥哥去怎么样?”他俩在皮革厂也属于爱鼓捣的年轻人。

顾学章摇头,“不可,黄卫红聪明,但文化水平太低,英文听写能力不行。”他顿了顿,“至于苏强东,脑子转太快,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能掌握他才行。”不然这钱就是白花了。

白白送他出国,结果他直接不回来,或者回来另起炉灶,真把他们家当冤大头了?

这年代能出国那是顶顶长脸的事儿,君不见多少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为了“绿卡”嫁七老八十的外国佬?涉外婚姻是除公派留洋外最宽阔的出国路径了。

然而,更让人心痛的是,很多公派留洋的人,出去就不愿回来了。泱泱大国,居然留不住自己的人才,每每想起,总是让顾家父女俩痛心疾首。

这样巨大的“诱惑”在眼前,别说普通工人扛不住,就是国家队里的运动员也发生过,出去前好端端的,结果一去到美国,肩负国家荣誉使命的人就搞“政治避难”去了,声称被“政治迫害”已久……顾学章恨恨地想,等着吧,总有一天,这些人都会后悔!

这个国家,是你想走就走,但绝对不是想回就能回来的。

他把身边认识的工人、农民想了一圈,或多或少,总有不合适的地方,大河口没人啊……忽然,他心头一动:“大河口还有两个人,他们维修过机械,懂英文,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崔绿真眼里刚熄灭的火苗又燃烧起来,“谁呀爸爸?”

“许杰和张良军。”

绿真一愣,“他们不是汤圆和橄榄的贴身保……”还是杨旅长帮忙找的。

“对。”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他们身份太敏感了,不知道能不能出得去。

通过这两年的接触,他知道这俩人都是十分可靠的,张良军还跟黄英的大女儿,张秋兰处上了对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来年就能结婚,把家安在大河口。

绿真举双手同意,这两位虽然辈分是“叔叔”,可也就三十出头,外表平平无奇,其实却是一身的本事,曾经可是要培养为……唉,要不是伤痛,他们也不可能退役,来顾家当保镖,真真的大材小用,明珠蒙尘。

如果他们恰好也有机械方面天赋的话,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人品可靠,能力出众,在大河口又有牵挂。

“诶等等,爸爸刚才说啥?”

“什么?”顾学章喝下最后一口粥,准备出发去大会堂开会,距离会议结束还有最后两天。

“张良军叔叔跟谁处对象来着?”

“张秋兰。”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