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4页)

唐湖连躲都不躲,端坐在原处:“圣上亲旨,蟒氏一族罪臣悉数岭南,我并不记得有你这个年纪的女眷。”

“我是旁系,你当然不知道,只不过沾了个王氏的名头,便要和宗族本家一起受牵连。”尤雅雅眼角噙着一颗泪珠,“……当年陛下明明已经下旨流放,你为何还要灭我满门?”

唐湖的眼眸向左斜了斜,明显回忆起什么:“原来是你……”

‘老板娘’接近身为大理寺丞的男主角,在已死官员的家宅中找到了一本手记,知道灭族惨案是皇后下令让他去做的,所以恨毒了这个仇人。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

连本家多半只是流放岭南,‘老板娘’家作为旁支,为什么却要承受灭族的灾祸?

这段剧情在正史中不存在,而是合理演绎,不过剧情在这里也不会交代清楚,卖个关子好让观众看下去。

“……为何?”

尤雅雅直挺挺地跪在她面前,声声如泣血一般质问,却没有得到结果。

唐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若那件事不是本宫下令,而是陛下的意思呢?”

“……什么?”

“包括最初的流放也是陛下旨意,为何你来找我,而不是去问问陛下?”

尤雅雅被她问住,怔了怔才开口:“一定是你这妖妇蛊惑陛下!”

“大胆!”

唐湖猛地拍了下茶案,疾言厉声地呵斥:“当今九五之尊,岂是我一个深宫妇人说魅惑就魅惑的?你到底将陛下置于何地!”

自古以来,每一个成功的昏君背后总有一个红颜祸水在默默支撑。

不管是烽火戏诸侯,还是酒池肉林,或者修建露台,都是美**患,所以人民起义总要将这些锅推在女人身上,仿佛杀掉祸水,昏君就能变成好皇帝。

为什么就是没人说一句“陛下啊,你不要瞎几把开后宫了,一个妹子都能把国家领导人迷成这样,你也太没出息了吧”。

尤雅雅没想到她能这么不要脸地反咬一口,扛不过‘武则天’这种后宫老油条,所以被辩驳得体无完肤。

“哪怕你说我族全亡的事与你无关,我也不信你!”

唐湖见她如此执拗,笑得不以为然:“你信不信本宫,与本宫何干?”

无论这个王氏的漏网之鱼心绪如何愤懑难平,都与她没有关系。

尤雅雅脸上覆着凌乱的发丝,额头青筋暴起:“哪怕你也有千万般不情愿,哪怕是陛下旨意……那你是让我算了吗?就这么算了吗!”

她涕泪俱下的样子不算好看,却足够有感染力,哪怕环境嘈杂,也能让片场外的工作人员感受到委屈。

两人之间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可那些人命就能算了吗?

“——自古成事之人,不拘小节。”

唐湖直视她的眼睛,一片漠然。

‘武则天’死了一个女儿,在后宫起起落落数年终于登上后位,最有资格说出这句话:“后宫之人,朝堂之人,没什么所谓的狠不狠毒,只有甘不甘心而已。”

朝堂纷争的牺牲品。

“……我出家归来,修习佛法,却没有学到豁达,只有不甘。”

这段是‘武则天’展露野心最重要的一段台词,唐湖比之前说台词的声音更加低沉,所以显得像蕴含了铁与血一般沉重。

至于为什么要在一个小小的罪臣女主角面前说出来,只能理解为对方身上有主角光环了。

不过深入分析一下,说不定是被‘老板娘’身上那股执拗而稚气的精神感染,让她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尤雅雅仍然在祈祷她的良心发现,难以接受现实地连连摇头:“……你就没有后悔过吗?”

唐湖拨开她脸上的乱发,四目相对了几秒,眼角突然泛起湿意,却无比笃定地说出三个字:

“……不后悔。”

……

“卡!”

导演在场外及时叫停。

这两位的表现真是哪儿哪儿都有戏,直接用原声都没问题,可惜现场环境太嘈杂,不知道后期配音还能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

尤雅雅听见导演的声音,仍然没有出戏,绝望的伏在地上痛哭不止,过了几秒才带着眼泪爬起来:“呼……这一场演得累死我了,但状态比刚才好。”

唐湖赞扬的连连点头:“不错,入戏时有我当年切手的一半风韵了。”

“去你的。”

尤雅雅单手擦干眼泪,骂她一句。

两人拍对手戏的状态还算不错,连带其他剧情的进度都快了不少。

‘老板娘’依旧是‘武则天’,没有接着下手,甚至在不经意间帮助她提前发现‘上官仪’撺掇皇帝拟废后诏令,间接让她保住了后位。

这部戏里牵扯到了历史人物,但归根结底还是一部面向年轻观众的古装剧,所以朝堂部分没有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