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3/7页)

唐湖听见这个称呼就头疼,又把人摁回原位坐下:“客气什么呢,来之前雅雅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照看你,你跟着她叫我名字就行。”

茂茂不好意思地低头笑:“嗯,唐……老师。”

“好吧,茂老师。”

唐湖没法子,也随他客气起来。

这位歌手搭档的本姓非常罕见,他姓“么”,原名叫么茂,尽管这个字平日常见,在姓氏中却念yao,一声,作为姓氏时为“幺”的异体字。

然而大部分人都错误称呼他为“me茂”,正式出道后干脆取了“茂茂”作为艺名,念起来更顺口好记。

两人上午在节目组给所有参演艺人开大会时见过一面,只是光顾着听总导演安排,没来得及私下聊天,此刻抓住机会赶紧联络感情,免得在镜头前显得太生分。

“唐老师,听说你拿了佰花奖,恭喜你呀。”

茂茂其实并不热衷人情往来,坐下后抓耳挠腮,自认为找到一个绝佳的搭讪角度。

唐湖立刻警惕:难道这人想让我发红包?

之前得奖,她给公司上下散喜气时出了不少血,待冷静下来,没少骂自己兴奋过头太败家,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然而茂茂表情真诚,笑起来露出一对甜乎乎傻乎乎的酒窝,怎么看都不像大灰狼来捞钱。

唐湖缓缓松了口气:“都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你要想找话题,还不如给我拜个早年呢。等下导演八成会提醒我们怎么表演从不认识到认识的阶段,实在没话说,可以按他们的要求来。”

“嘿嘿嘿。”茂茂抓了抓后脑毛茸茸的碎发,“我就是以前刷微博,看他们都去骂韩汐了,没什么人恭喜你的样子……”

旁边的经纪人使劲拍了他一下。

唐湖差点没绷住笑脸。

——孩子,你这也太实诚了。

好事不上热搜,坏事天天爆款。

唐湖拿奖后紧跟着韩汐爆出丑闻,关注度全被一个毒咖抢走,只正经热闹一天就彻底过气,不过也好,拿的总归是个配角奖,拼命炒作反而过犹不及。

“别提了,拿到手才觉得就是个普通奖杯,你呢?”唐湖挑了个他擅长的话题,重新开口,“音乐方面我不太了解,你们平常的‘发歌’就是我们的‘拍戏’对吧?除了商业活动,也需要每年拿作品去参加什么奖吗?”

她仅仅是个普通听众,说起音乐奖只知道“格莱美”这个美帝乐界奥斯卡,一时想不起华语乐坛有什么媲美金三奖的荣誉。

“有的,湾湾金乐奖……但很早以前就没什么人关注了,虽然还在举办,但多少有点……现在就是谁的歌最火,谁最有名,各家音乐平台也会来找你买版权。”

茂茂淡淡解释,笑容有些落寞。

早些年,金乐奖的获奖机会大多轮不到内地音乐人,它和金鞍奖一样,关键奖项总是更青睐本土歌手,再加上内地乐坛起步本身较晚,一时又拿不出什么好作品。

直到后来几年,内地歌手才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但很快,整个华语乐坛都没落了。

网络听歌越来越便利,唱片卖不出去,几家知名唱片厂接连倒闭,全行业死气沉沉,只能拼命追逐人气或者给影视剧写歌。

时至如今,音乐在网络上的发展终于能较为稳定地盈利,最多也就是各家音乐平台选个年度金曲什么的,商业成分比权威成分更大。

商业化发展过头,音乐人在创作时便不得不考虑传唱度,自然不敢使用太复杂晦涩的旋律。

虽说一首不能被人唱出来的歌不算好歌,但只考虑传唱程度,那满世界外放抖音神曲就完事了,世界上除了最好卖的情歌,也需要点儿其他东西。

茂茂说着说着自己都丧气起来,又马上拍拍脸颊,鼓舞精神:“不过没关系嘛,以后万一有机会,我想自己办个音乐奖,再设立基金……不是那种热闹的音乐节,单纯想给所有认真写歌、哪怕不考虑传唱度的歌手一个展示机会。”

他天生一张娃娃脸,真实年纪比唐湖还大几岁,再加上眉宇之间并不自信,看起来和青春正茂的大学生差不多。

直到这时,才露出几分成年人的稳重可靠,以及称霸乐坛的野心。

诚然,叛逆的艺术家往往觉得拿主旋律奖项不够个性,获奖者跟上学时总喜欢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的好学生一样“狗腿子”,但艺术和商业往往不分家,国际电影节每年都有不少小众艺术片靠入围提名才能得到投资方赏识,把片子卖出去,至少对于尚未发达的艺术家来说,多一分认可就能多涨一份版权费。

“你可要说话算话啊。”唐湖下意识端正坐姿。

茂茂被她看得肩头压力陡增,觉得那番话说的太大,磕磕巴巴地打补丁:“我是说二十年后,等二十年后我要还写得动歌……就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