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红楼之林家赘婿(10)(第2/4页)

果然对于季言之的话语,当今圣上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附和的道。“那就住官驿院。”

“官驿院?也行。”季言之可有可无的点头应下,反正只要不住在甄家,住哪儿都成。

季言之将泡好的茶水,递给了当今圣上。当今圣上接过,喝了一口,赞叹道:“你这茶,不是凡品啊。”

“云雾茶,取自生长在云雾之巅的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具有明目清心、健脾养肾,滋阴补阳等功效。喝起来肯定与其他凡茶不一样。”

当今圣上听得连连点头,末了更是问:“言之,这云雾茶你哪儿还剩多少,给皇祖父允个二三十斤…”

季言之:“……还真是不贪心啊!”

“是啊,要适可而止,朕懂得。”

当今圣上算了算,二三十斤的云雾茶,也够他喝个几年了。

“……”季言之懒得跟脸皮好像越来越厚的当今圣上讲道理,直接使用袖里乾坤,从空间拿了一斤云雾茶出来。

“我这儿存货就这么多了,等下一茬上云雾之巅采摘云雾茶,我给你多留一些。”

当今圣上眯眼笑了笑,随后收起那一斤云雾茶,将鱼钩儿一甩,继续于甲板上垂钓。

此次正德帝南巡,中途只顺便跟了季言之和林黛玉,至于贾琏、王熙凤两口子则继续待在姑苏,等季言之跟已经扶棺南下金陵的秦可卿汇合,再说要不要一同返京的话语。

而他们平日里,保持联络的方式,则用经过特殊培训的苍鹰。恰好,就在季言之悠闲品茗看着当今圣上于甲板上垂钓的这时,一只苍鹰于空中盘旋直下,停靠在了龙船三楼外。

林黛玉坐在三楼的船舱内,正抄写着佛经。听到苍鹰鸟喙敲击窗户的声音,忙搁下笔,打开窗户,让带着信件的苍鹰飞了进来。

书信是贾琏亲笔写的,大概意思是说自从季言之的真实身份大白于天下之后,贾母就接连写了好几封书信催他回京,顺便提几句林黛玉乃未来的一国之母,万万需要人教养。

林黛玉一看之下,就面露冷笑。

“真是利益熏心,不到黄河心不死。”

林黛玉理理发髻上的白色通草绒花,又理了理因为坐姿微微起了褶皱的衣裳,才将书信小心的握着,慢慢的顺着楼梯抵达一楼甲板处,将书信递给季言之。

“琏二回去是一件麻烦事。”季言之没有避讳的意思,直截了当的对林黛玉道:“因为我的关系,受我指派做事的贾琏也水涨船高,依着史老太君(贾母)对二房特别是那小小年纪就在脂粉堆儿混迹的贾宝玉的看重,必然想耳提面授的让贾琏出息了帮衬二房。”

林黛玉蹙眉沉吟:“史老太君是荣宁两府辈分最高的,康国又以孝道治国,史老太君要开这个口,还真是个麻烦。”哪怕是她,铁板钉钉的准皇太孙嫡妃,要是碰到贾母拉下脸面亲自开那个口请求拉扯二房,怎么拒绝也是一个麻烦事儿。

“人上了年龄果真容易老糊涂。”季言之晒然一笑,却问林黛玉:“师妹,我记得荣宁两府都没有分家吧。”

“父母在不分家。”林黛玉咬了咬唇瓣,吴侬软语。“荣国府的荣老国公虽然去了,但荣国公夫人史老太君还在。至于宁国府,子嗣比起荣国府来说单薄了不少。到贾蓉那辈儿,草字辈只余贾蓉、贾蔷两隔房兄弟。”

季言之点头:“也就是说荣国府有辈份儿高的在,不好分家。而宁国府子嗣单薄,没有分家的必要。”

因为季言之的照看,如今的林黛玉早已不是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那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有的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忧愁,而是聪慧灵巧。不过依然面薄腰纤,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这不,趁着说话的功夫,林黛玉已经在季言之的侧身坐了下来,又细细的说王熙凤告诉她的一些关于荣宁两府,不好对外人言的糟心事儿。

“史老太君的辈分在荣宁两府来说,的确高高在上。”季言之道:“可是师妹,你忘了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民,莫非皇臣。为帝者掌控天下皇土百姓,乃是天子。只要天子一言既出,身为康国百姓谁敢不应?”

林黛玉垂目,沉吟:“师兄的意思是说,请皇祖父亲自下圣旨革令荣国府大房二房分家?”

季言之含笑以对:“其实师兄就成,还暂时用不到皇祖父的金口玉言。”

当今圣上在一旁默默垂钓,顺便默默地听这对佳偶天成的小情侣谈话,听到这儿时,不免感叹道:“果然是老糊涂了,自从贾代善死后,这贾史氏行事就越发的难以琢磨。”

“难以琢磨?”季言之晒然一笑,抬杠的话语张口就来。“只一句偏心眼就可以概括解释她的各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