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八岁稚子断案,九岁廪生……(第3/7页)

刘县令这几天忙晕了头,哪里还记得什么布商,什么一百两,当即道:“你去回了那人,就说名额紧缺轮不到他家女婿了,再有,一百两也还回去。”

兜兜转转中,静绥县的案首位子终究还是到了盛言楚手中,除此之外他还额外多了一个赠送品。

-

“这是县学的入学推荐信。”刘县令使了一个眼色,小厮忙将手中的木盒交给盛言楚。

一打开,里面有两封信。

一封是刘县令亲笔书写的举荐信,另外一封则盖着郡守大人的印章。

因没有拆封,他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桌上九人都抻着脖子好奇的看着盛言楚手中的木盒,盛言楚比这些人更好奇,只是读书人要守礼节,当场拆信封未免不合规矩。

刘县令倒爽快,撸了一把胡子后,直奔主题道:“另外一封是郡守大人特赐的秀才文书,原本今天是没有院试的,因此郡城并没有备下新的秀才文书,你手中这份还是郡守大人连夜命人赶制出来的,盛言楚,你且打开瞧瞧吧。”

刘孝敬温和的态度惹得一旁的孟双挑眉。

得之另外一封是烫手的秀才文书,盛言楚喜不自禁,忙拆开信封。

一打开,一道滚了金边的文书映入眼帘,周围学子们均目瞪口呆,旋即发出羡慕的感叹声。

别说静绥县,就拿整个临朔郡来说,能一举拿下四场第一直接获取秀才功名的人,十年乃至二十年都难出一个。

所以刘县令先前才有了压一压盛言楚县试排名的想法,如果盛言楚年岁稍大些,刘县令当然没有这层顾虑。

只不过后来听了师爷口中的路缙断案事件以及近几日城中百姓的口头风声后,刘县令发现盛言楚其实能承受的住廪生秀才的称号。

毕竟现在外头谁不是提起盛言楚就喊一声盛小秀才?

顺势而为,盛言楚的秀才功名就此尘埃落定。

“再次恭喜盛秀才。”

一出县衙,几人就将盛言楚团团围住。

“咱们几个虽是县前十,却还只是白身,不像楚贤弟,一顿饭的功夫做了童生不算,还成了秀才,可喜可贺啊!”

盛言楚脸都快笑抽了,耳边传来的恭维声险些将他湮灭。

“今日我做东,几位兄长只管说想去哪家酒楼搓一顿?”县令爷的席几人其实都没吃上什么。

盛言楚眨眨眼,程以会立马高声道:“就去长香酒楼吧,不是说那家前两日运来了海货吗?正好咱们过去尝尝鲜。”

“不去迎客酒楼吗?”有几人小声嘀咕,“那里虽饭菜口味不如长香气酒楼,但妙在有娘子作陪……”

盛言楚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这九人中,唯有程以贵知道他心中有多痛恨烟花之地的女子。

“赶紧收起你那肮脏心思。”程以贵肃然的瞪了一眼说错话的书生,“楚哥儿才九岁,你让他去那里做什么?想教坏他不成?”

“不敢不敢。”书生忙道歉,“就听楚贤弟的,去长香楼。”

盛言楚没搭理此人,面上覆着一层凉凉的冰冷之意,扭头就走了。

大家都看出来盛言楚不高兴了,可怜那说错话的书生一路上被众人埋怨个没完没了,直到进了长香楼,闻到扑鼻而来的海鲜味后,见盛言楚紧绷的小脸上终于软和了下来,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长香楼,顾名思义香气长存。

盛言楚甫一进去,立马有好事的书生上前介绍:“小二,还不快将你们楼里上好的羊羔酒烫几壶送过来。”

羊羔酒入口绵甘,前朝时期是皇商作为贡品进奉宫廷给禁中权贵之人喝的,后来传到了民间,每每有大喜事,上等的酒楼才会端出羊羔酒犒赏食客。

此酒因是御酒,格外的讨读书人的喜欢,因是大补元气的好东西,一壶得好几两银子呢。

盛言楚听说过这种酒,一听那人要小二上好几壶,神色不免捉襟见肘起来。

他身上的存银七七八八加起来还有五两多点,吃一顿海货勉强能应付的过来,只是这羊羔酒一上桌……

程以贵眼尖,瞧出小表弟的为难,便道:“楚哥儿人小,刚在县令爷那吃了酒,再饮会伤身子的,不若换成清茶,我们也好清清嗓子?”

小二惯会察言观色,一听程以贵提及几人刚从县令那过来,又见打头的盛言楚个人小,人却精明清秀,欣喜道:“这位难不成就是盛家小秀才?”

盛言楚还没点头呢,程以贵就说:“不是他能是谁,放眼望去整个静绥县谁家孩子有我楚哥儿聪慧俊俏?”

“别说了表哥。”盛言楚酱红了脸拉拉程以贵的衣袖,他要再不阻止,他表哥能把夸他的牛皮吹到天上去。

程以贵意犹未尽的收了声,小二却不淡定,引着几人落座,然后扭头将掌柜的找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