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三更合一】 鬼画符……(第3/7页)

人员安排妥当,两间铺子慢慢步入正轨。

夜里,一家人盘腿坐在炕上数钱。

“我这一共卖了三百一十七个小窑罐。”盛允南道,“一个二十文,拢共六两银子。”

盛言楚算珠拨了个六两,月惊鸿道:“酸汤五十个,一个三十文,也就一两五钱。”

程春娘:“全鲜锅子不多,才九个,算半两银子,麻辣锅九十八个,一份三十五文,算三两半。”

珠盘噼里啪啦,盛言楚笑了笑:“锅底进账十一两五钱,刨除成本,今天盈利的银钱就有八两。”

程春娘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比甜水巷子翻了一倍,两间铺子加起来一天就能挣十二两。

剩下来的酒水和菜肴进账,盛言楚带着盛允南一起算,盛允南这几年认得字多,尤其在算术上十分的擅长,盛言楚便想着日后将铺子的账房事务交给盛允南打理。

酒水和菜肴是大头,盛言楚手把手地教,终于赶在午夜前将账务整齐。

“三十六两!”盛允南倒吸一口气。

“叔,三十六两!”盛允南喜得颠来倒去地说,“这还不包括甜水巷子的,水湖村谁家一天能挣三十六两?便是累死累活在外边干农活也存不到三十六两!咱们铺子一天就挣到了!”

对于这个结果,盛言楚眼笑得弯成月牙。

“咱家铺面若是在城东主街,别说三十六两,一百六十两都能挣到。”

“那舅老爷为啥不在主街物色铺面?”盛允南不太理解,“虽说现在的铺面位置还不错,但总归比不上主街。”

月惊鸿颠着银子玩弄,闻言嘴一撇:“我倒是想在主街挑一个热闹的铺面,可那边商铺都是祖宗家产,就跟静绥的码头一样,若主家不是走投无路断不会将铺子挂出来卖。楚哥儿又不愿租赁,那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到国子监后边巷子,就这我还是从其他中人手上抢来的呢!”

“然舅舅辛苦了。”

盛言楚感激不尽,咧嘴道:“眼下这铺面我喜欢的紧,主街那边都是大商户,咱们贸然过去容易得罪他们,如今我根基浅薄,还是守着国学巷先攒一攒名声吧。”

他让雅姑特意观察了下今日上门的食客人群,以国子监的书生为主,剩下四成是闻着味从别条街跨过来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只要味道到位,用不着担心铺子是开在闹市区还是偏僻窄地。

-

六月天热,上门吃锅子的人嫌闷,盛言楚便花大价钱购买霜冰墙,铺子里凉飕飕的,再配上一锅火辣辣的吃食,这小日子好不快活。

附近的穷书生们便是没银子坐下来吃一顿几十文的锅子,也会掏几文钱买一壶果酒蹲在廊下边喝边看书,果酒里面啐了冰,爽滑甜腻的果汁溜进喉咙,整个人宛若飘在瀑布下淋了场冷水。

靠着廊边的石墙还能蹭到铺子里霜冰墙的冷气,几文钱就有这样的享受,何乐而不为?

书生们精打细算惯了,以至于盛言楚每每从翰林院过来时都能看到自家铺子外边廊下两边站满了摇头晃脑背诵文章的读书人。

一人默读没什么声音,一群人加起来声音可不小。

“有趣。”

听到读书声音的富家公子哥摇着玉扇站在巷子口对着小伙伴们笑:“早就听说国学巷里开了家味道不错的锅子铺,呵,这哪里是吃食摊子,我瞧着像私塾,你们听听——”

巷子深悠,郎朗读书声飘出来。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注1】

富家公子扇子一手,微笑接出下句:“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身边的哥们挤眉弄眼:“哟,咱们是闻着味来吃锅子的,赵兄倒好,竟在这和一帮书生背起书来了,这要是让赵家老爹看到了,怕是陈年老泪纵横满面。”

赵姓公子哥羞得脸通红,拽着小伙伴的衣裳就往国学巷里走。

“嘴皮个什么劲,我可是听说了,这家铺子一桌难求,去迟些可就真的只能和书呆子站在外边吃了。”

“走走走——”小伙伴们将扇子往腰上一插,邪气一笑,“我老爹昨儿让人端了一桌回家吃,啧啧,我还没吃爽汤底就空了,今日既来了,我得敞开肚子大吃一顿才好。”

这些富家公子们都是城南的人,顶着烈日大老远跑来吃一顿锅子委实是真爱,但先来后到是规矩,铺子面积小,就那几张桌子,得等前头客人吃完了才能腾出新的。

天热心里燥得慌,程春娘便熬了几大锅绿豆汤放在铺子外边的遮阴棚里,狠下心往里面放了好几大块冰果子,排队的人可以候在遮阴棚里坐着边喝冰镇绿豆汤边等。

炎热天气排队最熬人,好在有冰镇绿豆汤驱热,加之书生们的读书声朗朗上口,端条板凳坐在棚中边啜着沁人心脾的绿豆汤,一边听书,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