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三更合一】 李老大人……(第3/7页)

盛言楚也开心,趁着高兴,他大手一挥,直接在通判府门外那条街摆起腌鱼宴。

宴席上,各种山珍海味齐聚在桌,鲜美异常,有很多鱼啊虾啊,还有贝类盛言楚两辈子加起来都是头一回见。

陵州鱼能在西北各地畅销,少不得邺城盐的帮衬,吃宴席不就图人多欢闹嘛,为此,盛言楚下帖子去邺城,将楼彧以及一些盐民请到了通判府。

独独没请邺城几位主事官,眼睁睁看着楼彧穿着花里胡哨的登上去往陵州的船,几人气得咬牙切齿。

宴席在通判府门口摆了足足三日,城中热闹非凡,在这三天里,盛言楚敢说他将海里能吃的鱼应该都吃了个遍,捡了十几样口味好的,盛言楚打包寄了些给静绥的大舅家。

后想了想,他又捎了一份给水湖村的盛氏一族。

自从长子出世后,他对宗族的看法逐渐加深,再有,盛老爷子毕竟死在他家,如今的老盛家不复存在,他也就无须紧抓着从前的恨意不放。

-

陵州腌鱼的生意上道后,盛言楚终于松了口气,开始安排另一个:辣椒。

辣椒不管是在南域还是在别的地方都稀少,盛家几间锅子铺生意之所以红火,不外乎是因为百姓稀罕锅中的辣味。

夏天吃辣爽歪歪,冬季吃了能御寒,所以春娘锅子铺的生意几乎全年没有淡季。

生意好归好,但付出的本金也多,光麻椒这一样材料就占去了大半银钱,他先前就想过用什么法子才能降低辣椒的成本,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吗?

现下是六月尾,正是陵州各大岛屿辣椒成熟的季节,盛言楚跟着辣农亲自去地里走访采摘,穿梭在暴热山野多日后,盛言楚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这些辣农舍不得摘嫩椒,非要等辣椒成熟透了才去采摘。

他上辈子虽没有学过农学,但也知道果蔬的采摘要及时,否则接下来植株的生长以及结果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你不摘有的是山野里跑出来的小兽偷偷摘着吃。

除了这个问题,辣农跟他说的留种法也不太可,挂在树上的红辣椒因舍不得摘头茬,导致留下来的很多种子辣椒是第一层果,这些种子太过稚嫩,来年播种时出苗率很低。

剩下的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拢总起来无非是不懂增施草木灰,舍不得给辣椒苗打尖,以及植株生长过密等等。

但凡盛言楚一眼看出的问题,他都全无保留的和辣农说了。

在山上各大田埂忙碌的那几天,一行人还发现了几株野生小米辣,这可把盛言楚高兴坏了,立马命人将那一片地围了起来。

“这辣椒太小了。”辣农对此看不上眼,“卖不上价的。”

盛言楚无语望天,这些人没吃过小米辣,着实不知道小米辣小小的身体里蕴含了多大的能量。

既然陵州辣农觉得种植小米辣没前途,盛言楚便让阿虎挖了几株带回去盆栽。

忙完辣椒事宜,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上旬。

-

得知盛言楚过些时日就要回京,马大人哭得稀里哗啦。

“盛大人此次回京述职,咱们二人再相见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马大人半边袖子都快湿透,要说陵州谁最舍不得盛言楚离开,当属马大人。

声泪俱下中,马大人瞄了眼黑了一圈但人也壮实了些的盛言楚,暗道多好的人呐,有盛言楚在,他这个知州天天浑水摸鱼都没事,不仅如此,还在宝乾帝那博了几句夸奖。

先帝时期,谁知道他马大鱼?现在新帝才登基一年就知道陵州知州的名号是他马大鱼,这种事他能炫耀到孙子头上!

坐在对面的盛言楚瞅着马大人又哭又笑嘴角不由抽搐。

眼前这位马大人纵然身上缺点重重,但有一处好,能听得进劝,他能在陵州大展身手,少不了马大人在背后支持。

“马大人,下官敬您!”盛言楚举起酒杯,笑眯眯地站起身。

马大鱼闻言猫着腰跑到盛言楚面前,连连道:“不敢当不敢当。”

杯盏叮当响,落座时盛言楚忽拍拍马大鱼的肩膀,马大鱼身子一僵,忙问盛言楚临走前可是还有事没交代清楚。

盛言楚捏捏马大鱼敦实的背肉,叹了口气,马大鱼心往下一沉。

嘴唇开始打颤:“盛大人您千万别吓本官,本官听您的话,已经命府中妻妾节省平日用度…”

“马大人慌什么?”盛言楚轻笑,“下官不过是想感慨时间过得真快罢了,犹记得初来陵州时您的模样,一年而已,您瞧上去比去年要瘦了些。”

马大人嘿嘿笑:“承您的福,每日起来喝一盏大麦茶,浑身都轻松了许多。”

说到这,马大人捂着嘴低低道:“本官在那事上也减了次数,还真让您书中了,本官身子骨渐好,果真貌美的女人不能多沾,都是食人骨髓的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