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页)

对方回去后,出于对赵馨的信任,直接将猪仔阉割,只不过柴火紧缺,他倒是没敢贸然给猪仔喂熟食,而是想要等到被阉割后的猪仔长大被宰杀,看看猪肉味道如何再说。

他本意是为了谨慎——

老百姓抗风险能力弱,稍有不慎就会倾家荡产,所以不敢轻易改变。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两只被阉割后的猪仔,长胖的速度竟然比没有阉割的猪仔快了一倍多。

以前想要将猪仔养大,怎么也要两年才行。

但被阉割后的猪仔,养到原本宰杀的体型竟然只要大半年,甚至还能继续长膘。

是的,长膘,而不是瘦肉。

这时候的老百姓,不,所有人都因为油水不够而对肥肉更加追捧,现代猪瘦肉的价格高于肥肉,很多时候肥肉都卖不出去,必须搭上瘦肉才能卖。

但在古代,肥肉的价格远高于瘦肉,瘦肉虽然不缺买主,但若是有选择,谁也不愿放着肥肉不买去买瘦肉。

毕竟肥肉可以增加油水外,还能熬油,可以吃更长时间。

没阉割之前,猪身上一向都是瘦肉比肥肉多的,等阉割之后,他竟然发现煮身上的肥肉比瘦肉多了,走起路来一抖一抖的,落在那个养猪户眼里,那全都钱啊!

不过半年时间,猪都还没出栏呢,他就改变伙食,开始到外面割草晒干后,专门给猪煮熟食。

吃了一段时间的熟食后,猪不但更健康,长肉也比之前快了。

等到了年末,养猪户才请来杀猪匠将猪杀了拿出去卖。

大赚一笔!

他也不是个吝啬的人,或者说他也知道赵馨当时告诉他这个办法,是因为看他可怜而已,所以自己赚钱之后也没想着藏着掖着,而是告诉了自己村子里的人,之后一年,整个村子都开始阉割养猪。

因为这个村子售卖的猪肉腥臊味儿轻,几乎没有,肥肉又多,很是受人欢迎,往往刚刚宰杀,就被人花钱买光。

很多人为了尝尝这种没多少腥臊味儿的猪肉,甚至愿意排队购买,中途还惹出了一些小小的麻烦。

之后提了两次价,这样的情况才好了。

不过因为猪肉贱,在很多人眼里上不得台面,所以一直不曾端上权贵士族与王室的餐桌。

赵馨却没这样的想法,知道嬴稷还未吃过猪肉后,便果断定下了这场饯别宴的主要食材。

离开咸阳前的最后一顿饭,赵馨也没忘了老年人的饮食禁忌。

五花肉适合做烤肉,放一些紫苏叶子或是其他蔬菜,也能中和猪肉的油腻;五花肉还可以做梅菜扣肉,多放一点儿梅菜,吸油,吃起来入口即化还不油腻;猪蹄可以用来做黄豆猪蹄汤;猪血可以用来煮粉丝,做鸳鸯豆腐,可以炒;猪皮可以用来做猪皮冻……

赵馨还用猪油做了一些中式糕点,还给嬴小政等人做了奶茶。

嬴稷吃不了太甜的饮品,赵馨直接泡了一杯茶给他——

所用的茶叶,都是赵馨按照图书馆里面的方法,炒制出来的茶叶。

嬴稷喝过之后果然非常喜欢。

虽然他的眼睛一直没从嬴小政手上的奶茶移开,但出于对自己身体的看重,倒也没有硬要喝奶茶。

这场宴会当然不可能只有三个人,为了给嬴稷送行,朝中文武百官几乎全都被邀请来参加了宴会。

宴会结束之后,所有人亲自去送嬴稷离开。

走之前,赵馨将一本食谱送给了嬴稷:“王祖,知道您喜欢美食,这上面都是一些适合你这个年纪的菜品,你若是喜欢,可以让身边的厨师做给您吃。”

嬴稷愣了下,笑着接过了食谱。

他忍不住翻了翻,发现里面记载了上百道菜品的做法,而且用料简单,都是比较常见的食材。

显然,这是赵馨精挑细选后记下来的食谱。

嬴稷眼底的笑意真切了几分,对自己离开咸阳的决定也坦然了不少——

虽然知道自己离开咸阳,才是对秦国最好的决定,可要离开自己从小到大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心里自然会觉得不舍,也会生出一些不好的情绪。

但在看到这本书食谱后,他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一直被人看在眼里,也被人放在心里,心情自然好了很多。

之后抵达雍城,与咸阳的联系也一直没断——

不是与官员,而是与赵馨母子。他们每次只要捣鼓出了什么好东西,从来不会忘记给他送上一份。

因为送东西送得太勤,也因为雍城渐渐声名鹊起,与咸阳之间的交流变多,赵馨晚上与嬴政商量之后,最后决定在咸阳与雍城之间修一条路出来。

用水泥。

这时候也有一种不输水泥的修路办法,就是将泥土蒸几个小时杀熟,然后倒在路上反复捶打,修出来的路效果不比水泥差,就是耗时耗力,还很耗费柴火,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