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3页)

大清完蛋是必然,她跟这个腐朽的国号没有共情;可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孕育出了百年后的新世界。

难道说,因为大清要完蛋,所以他们活该被无底线地欺负?

一个人,就算他遍体鳞伤气若游丝,多挨一刀,也会痛的。

她转过身,认真地对赫德说:“你想听我的意见,那就请你别生气:我认为此事非常不妥,是对中国主权的极大践踏。你肯定已经感觉到,大清的政府和官员对自己的面子和权威非常看重。就算有人赞同此事,也必定是暂时受了坚船利炮的诱惑,不是他们本意,事后必定会心怀愤懑,对……对英国在华的长远利益有害无益。”

对方是英国人,她尽量从他的角度找论点:“我认为,中国人的海军,必须由中国人独立统御,最多派英国人共同管理,教授舰船操作的方法。中国拥有独立的国防力量,对英国来说也是好事。毕竟觊觎在华利润的国家不止英国一个,倘若别国对华动武,这支满是英国人的海军只要稍有介入,即使是被动介入,就等于把英国自己拖进了国际争端,得不偿失。

“大清国已经被战争打开了国门,英国也不愿负担更多的战争。加强经济合作、有钱大家赚,才是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主基调。英国已经控制了大清海关,再夺兵权,风险高而收益小。再者,倘若此先例一开,日后大清精兵都换成英军,军饷都由海关负责,只怕您再怎么改革,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就扯,瞎几把扯,一吐为快,英语说不利索了就换母语,就当做一道文综大题。

反正她也不奢望赫德能买账。历史的洪流有它自己的想法,她仅凭一双柔弱的手,挡不住接踵而至的惊涛骇浪。

赫德半晌无言,目光转向墙上的中国地图,慢慢聚焦,然后压抑地笑了笑。

“很好。跟我想的一样。”

林玉婵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

赫德声音很轻,但字字坚决:“中国的军队当然要由中国人掌控。这是大清的海军,不是某些英国人的私人武装。为了这事,我跟阿思本吵了一个礼拜,被骂了至少一打次数的卖国贼。但这件事是我起的头,我必须要让它善始善终。”

林玉婵有点恍惚。不是,这洋人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叛变帝国主义了呢?

赫德朝她微笑:“我明日便要启程谈判,争取将这支海军的指挥权还给中国人。我不知道你是在哪里学到的演讲之道,但你方才那些论点很好。我的中文写作水平有限,我的中国师爷脑筋僵化,也无法准确地表达那些复杂的意思……

“我想我需要第二个通译了。”

*

林玉婵心中一震,看看赫德的神色,不像说笑。

“你要去哪?和谁谈判?”

“上海。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署。”他答得不假思索,显然已策划多时,“李泰国在那里就职。他刚刚从英国回来销假。”

林玉婵点点头,彻底相信他不是信口胡言。

这个年代,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贡献,践行国际主义精神?

她不敢信。

但不管赫德是何居心,至少,在这件事上,他不是那个在大清腐朽身躯上捅刀子的。

利益一致,便是暂时的朋友。

她腼腆一笑:“可是我没结婚。”

赫德摸摸鼻子,嘴角狡黠地一翘。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要是傻到被大清的规矩束缚住,那他趁早回爱尔兰种土豆。

“嗯……订婚了也可以。你有未婚夫吗?”

林玉婵忽然诡异地沉默,耳根有点热,忆起了衙门外面的鸣冤鼓,还有衙役身上的一股烟叶味……

她忍不住想,叛匪苏敏官,还活着吗?他在哪儿?

要是他活着,应该不会再次授权让她冒充未婚妻。

不过他很绝情地说过,“就当我死了。”

她满怀希望地问:“寡妇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