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4/4页)

心底的妄念回荡不休,撞上心房一层层硬茧似的壳,压制得古井无波,唯有留在心底,缓慢而痛苦地自燃。

不过……她今日竟自己找来了。他心中生出一丝隐秘的欢欣。总不能视而不见。

股东提问,也总不能置之不理。

“广东号顺利过户。银子是交给官府的,洋行拦不住。”苏敏官照顾她的步伐,一边缓行,一边有条不紊地告诉她,“所有人都以为我要将船送去维修。那些外资船坞和码头都已提前通气,甚至去信欧洲总部,定下统一高价,等我过去狠狠宰一笔。”

他用目光扫过江岸上嫩绿的柳树,嘴角微微翘起:“他们不知道,我直接去找了之前看好的几家铁厂,自称买办,谈判拆分轮船之事。我特特分了不同的时间段,跟他们速战速决。等洋人反应过来我并非买办,要拆的轮船是广东号,那码头里只剩一个废架子,船厂和铁厂的人差点打起来。”

林玉婵好像听着交响乐,乐不可支,问:“那蒸汽机呢?”

“汽轮和蒸汽机核心部件完好。但我之前想得太简单。洋人的蒸汽轮内外配套部件太多,不是随便都能装在中式帆船上的,要改装,费用巨大,得不偿失。我干脆把蒸汽轮机也卖了。旗记铁厂恰好接到朝廷造军械的订单,要得急,于是高价收钢铁部件,决定打破杯葛,问我买了蒸汽机,给了这个数。现在他们铁厂洋商还在内讧呢。”

林玉婵看到他袖口下的手势,屏住呼吸。

“这……这基本上回本了啊!还赚了!”

洋人火轮贵就贵在动力装置。广东号搁浅报废,损伤的都是外壳。

大清官府贱价卖了轮船,又任凭委托的外资工厂高价回收轮船上完好的机器部件——官场效率低,人员冗杂不通气,这种乱烧钱的举动年年都有,以前都便宜洋人,这次让苏敏官精准薅了羊毛。

苏敏官轻声说:“我干脆又把燕子号卖了。凑足三万两,买了这一艘——旗昌洋行最近投机棉花,缺现银。这船虽是二手,只下水不到一年,基本部件都新,最高航速十二节,我……很喜欢。”

林玉婵只觉得自己变成个栓船的木桩子,脸上约莫写了个“囧”,他的话语听在耳中,转成画面,在她脑海里自动剪辑成一部节奏飞快、配乐辉煌的大片。

好半天,她才想起来表示服气:“这些操作……都是你这两个月里……忙出来的?”

苏敏官原本注视轮船,却忍不住又一次回首,欣赏她那不加掩饰的惊叹的神色。耀眼的日头照射在轮船钢板上,再折射进她眼珠,原本漆黑的眸子,一错眼就成了深琥珀色,里面婉转灵动,盛满真挚的光。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番疾风骤雨的运作也不算什么。他动作太快,不少洋商还等着看笑话,看不到他修船,以为他融资失败,已经破产。直到在报纸上读到消息,才后知后觉地赶来,苦着脸“祝贺”一下,让他辛辣刻薄地接待一番,那叫一个舒适。

旗昌洋行那个金能亨经理,直到轮船过户,才见到他的真容,发现轮船居然是被中国人买走,而且就是那日拍卖场上碰到的狡猾中国人——鹰钩鼻都气歪了,差点拔枪,好歹被人劝了回去,当场砸了一幅十七世纪油画。

那股春风得意的劲头也无声地过去了。洋商被打脸的丑态多难看,比不上她一抹笑。

两只蜻蜓飞过她身边,扇扇翅膀,飞向高高的了望台。

苏敏官弯腰拉缆绳,放下踏板。

“参观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