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4页)

林玉婵兴冲冲地四处查看。这货舱方才也让人参观过了,也堆了些货,地上还残留着烟灰和水渍。

不过她享受的是霸总私人导游服务,谁也比不上。

她忍不住说:“这么好的船,几乎没有磨损,美国人也舍得把它给卖了。”

苏敏官得意一笑,对自己捡的这个漏表示很骄傲:“美国南北战事正频,南方的棉花卖不出去,致使全世界棉花价格都涨。这两年中国的棉商过得很是滋润。洋人自然也眼红这利润。这卖船的钱,拿去内地囤棉花,估摸一两年就能翻番。他们也不是傻子。”

做个生意还得通晓世界大事。林玉婵感叹两句,忽然意识到——

“中国棉花价格也上涨?”

货舱低矮,只挂一盏小煤油灯。苏敏官头顶就是木梁,不得不微微低头站着,正看到她眼里忽闪的亮光。

他心里蓦地闪过一个念头。此情此景,就连做梦他也不敢尽情想象。

几个月来,他寝食不安,仿佛落水的人,拼尽全力,只为挣扎一口呼吸。

然而就在方才,有人轻轻拉住他的手,让他倏然逃出深渊,看到明月。

她真的不在乎……

他抛却那些煞风景的妄念,在脑海中描绘她片刻后的神色,平静地说:“林姑娘,你运送的熟茶,会经过不少棉花产区哦。”

林玉婵倒吸一口气,靠着货舱板壁,差点出溜下去。

“我……我明白了……谢谢……”

她纵身一跳,抱着他脖子。苏敏官早有准备,一把揽住她腰。她双脚离地了片刻,感觉自己要飞起来。

可惜恋爱的眩晕感只持续不到一秒钟。苏敏官将她放下,轻轻在她耳边说:“林姑娘,这句话,能抵我的债了吧?”

“想得美,”她不假思索地回怼,“旗记铁厂的广告单,够不够你家露娜的一半产权?”

做人情就得有做人情的样子,就得不计回报才对,否则她以前免费送他的那些人情,一一清算起来,怕不得马上把义兴给弄破产。

苏敏官一笑置之。本来也不指望她能给免债。但谈生意就是这样,第一句话先把牛皮吹出去,万一碰见个冤大头愣头青,一口答应,那不就平白赚了。

林玉婵一边上楼,一边说:“等我再细致调查一下,给你结论。下一趟船何时出发?在那之前,我会带合约去找你。”

她早就在寻找茶叶生意的替代品。老牌茶行都有几十年积累的茶农渠道,可以尽情压价。而她只能靠容闳那三国护照带来的低成本红利。如果容闳的茶叶供应中断,现在看来,棉花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国内战还得打几年呢。

等内战结束,南方黑奴解放,那些棉花种植园产能停滞,也不是一年两年能恢复的。

这也意味着,她必须从零开始,学习一个全新的行业。

这她不怕。当初茶叶不也是从零学起的。

学的时候还得偷偷摸摸,还吃不饱饭,一边学还一边被人欺负。

苏敏官说不急。这都是洋人已经开发出的商机,市场已经成熟,不需要争分夺秒的抢占,反而是做足功课,有所准备,才能从中分一杯羹。

林玉婵参观一圈舱房,能掀起的地方都掀起,能推的门都推开,充分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甲板,呼吸一口冷冽的空气。

方才的耀眼阳光已经斜隐,天上飘来几片云,将轮船的钢板照射成冷淡的色泽。

她抬头看一眼高高的了望台,扎起裤脚,兴冲冲往上爬。

好容易有一天空闲。参观蒸汽轮船诶!

苏敏官:“哎……”

这姑娘简直没个姑娘样。

他摇摇头,只能跟上。

梯`子的脚踏间距大,原是给高大的西洋水手设计的。她一个娇小少女,攀爬颇为不便。

好在她手脚敏捷,德丰行爬上爬下搬茶叶练出来的。

等上去了才发现:“妈呀,好高。”

在古代社会待久了,很容易失去对高度的概念。因为所到之处大多是平地,就算上楼,也上不得几层。更没有机会登山登天梯,连带着思维也有点平面化。有时需要刻意提醒训练自己,才能有足够的“大局观”。

而轮船上的了望台,高度堪比外滩的大洋楼,一片阔水尽收眼底。

江海关大楼也显得小了,苏州河更是收成一条细线。河面上那繁忙的船只往来,看似随机分布,此时也能很容易地看出航行路线和通行规律。浦东的乡村水道错综,点缀着民居祠堂,依稀可看出战乱的痕迹。

那些乘着军舰来到远东的西洋人,就是从这个高度,俯瞰一片古老而暮气沉沉的土地。

而在他们脚下,骄傲的中华帝`国臣民,挺着一肚子的孔孟之道,交头接耳,仰头笑议,蛮夷此次又进贡了什么精美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