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5页)

上海滩的黑恶势力也比较文明,讲究动口不动手,偶尔打架,第一要义就是个“快”字,赶在官兵到来之前速战速决,哪有时间抽丝剥茧的梳理案情。

直到巡捕闻声赶来,鸣枪镇住场子,不由分说,把双方为首的几个人都绑进巡捕房,余人才作鸟兽散。

义兴门口一片狼藉,地上掉了十几只鞋、几件扯碎的衣服碎片、两截断木棒、还有某个倒霉鬼的半截辫子。

几十米外的巷子拐角,苏敏官全程惊呆,微微张着嘴,把这场闹剧从头看到尾,愣是一点头绪没看出来,头一次觉得自己智力好像不太够用。

林玉婵捂着嘴,乐不可支。

“没错,是我搬的救兵,哈哈……回头再和你细解释,哈哈哈……”

机不可失,趁着门口清静,赶紧叫义兴伙计开门。

伙计们当了半天的缩头乌龟,此时又是窝囊,又是着急,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见了苏敏官,纷纷诉苦:“老板,这可怎么办啊!他们都叫着全额赔,咱们没那么多现银哪!今天他们莫名其妙的散了,谁知哪天又来!”

“嘘,”林玉婵作为股东,很不客气地请这些大哥闭嘴,“身外之事回头再说。敏官需要休息。你们至少给他留一日一夜的清静。”

一群糙老爷们这才看出苏敏官的脸色有多白,赶紧捂嘴。

撑到现在,苏敏官也没力气多说一句话。给个眼色,让大伙谢了林姑娘。

然后让人七手八脚弄回卧室。

义兴的伙计们原本也见过不少大风大浪,讨债的碰瓷的都不怕对付,但今日这邪性的“堵门”还真是束手无策。石鹏蹲在门口,一边复原那门口土地神位,一边咬牙切齿:“林姑娘,今日这些人,背后定然有高人指使,说不定还许了什么好处。不然不会这么众口一词,专挑我们的软肋下手。”

苏敏官做事界限分明,不愿林玉婵插手义兴的生意;可他手底下的伙计未必有那么强的原则性。林姑娘既是股东,又似乎有点老板娘的嫌疑,这阵子为了营救容闳,来来回回跑义兴的次数,比以前来谈生意都多,众人跟她早就完全熟络,因此今日遇到难题,也自然而然地顺口和她商量。

反正楼上苏敏官也没有出言制止,就当他默认。

“有幕后主使是肯定的。”林玉婵也顺口接话,捡条抹布,帮着擦门上的鞋印,一边说, “关键是,这一船的货物损失,你们打不打算赔?若赔不起,当初那保险协议为什么要签?”

石鹏道:“姑娘有所不知。我们做船运的,跟你们卖茶卖丝不一样,看似资产丰厚,其实全是负债和待收,账面上现银留得很少。保险理赔原本是百中无一的事,真遇上了,可以借贷赔付,日后慢慢还钱便是。可自从去年洋行对我们发出禁令,义兴几乎贷不到款子,保险协议又不能改,再加上买蒸汽轮船欠了债,这赔钱之事便格外艰难了。本来,我们义兴的船,在长江沿岸航行都是最安全的,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沿途宵小不管是何路数,也都买我们天地会的面子。这一次确实是猝不及防,让人算计了。”

他竹筒倒豆地诉了一串的苦,又愤愤道:“可你看那些‘苦主’的嘴脸,就算我们砸锅卖铁全额赔付,他们也只当是我们理亏,我们也定然落不着一句好,只能得一句‘活该’!依我看,不赔算了!反正保险条款里说的是‘战乱免赔’,谁要抠字眼,让他自己递状子打官司去!我们奉陪!”

其余伙计纷纷附和:“就不该赔!我们义兴从来不当冤大头!”

但这只是口舌之快。大家撒完气之后,又先后唉声叹气。

洋人一招接着一招。义兴今日面临的危机,比去年买蒸汽轮船、险些现金流枯竭的那一次,其实还要险恶。

首先,就算猜到了洋人是土匪袭击背后的主使,也不能报案起诉,否则,洋人有治外法权,不但伤不到他们一根毫毛,还会招致更激烈的报复。

其次,如果认栽理赔,义兴船行定然在资金上大大出血。到时竞争对手稍微联合碾压一下,船行的生存岌岌可危。

如果坚决不赔……

其实义兴所谓的“保险条款”,在这个时代里,算是非常超前的商业操作。就算义兴拒绝赔付,也不会受到什么法律的制裁。顶多被人骂两句,打几年官司。

但,苦主背后有洋人煽风点火,回头他们一人贬损一句,煽动起舆论来,义兴的招牌完全砸了。

横竖都是死路。伸脖子一刀缩脖子一刀,也就是早死和慢死的区别。

也许,中国人自己的航运业,早晚是会死在洋人手里的吧。

义兴船行的伙计们背靠洪门天地会,平时也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大哥级人物。此时却一个个黯然神伤,有点看不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