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3/4页)

她轻轻咬着嘴唇,跳上马车的时候一直在想,要是这人真被制服得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那可真是没出息。

也别逞强做买卖了,趁早回家陪女朋友。

*

赶到“上海总商会”所在的英式乡村小洋房,那里确实是一副吹灯拔蜡的打烊状态。

栅栏门紧锁,“华人止步”的牌子明晃晃。洋楼大门也上锁,花园里的篝火才熄,冒着淡淡的烟。

不远处的江中水里,泊着一艘装饰得像个圣诞树的小帆船,里面飘来管弦乐声。

江高升不禁感慨:“洋人真会玩。”

洪春魁请示:“要翻`墙进去看看吗?——林姑娘,不是我看轻你,你估计得在外面等着。”

林玉婵好气啊。

但那墙实在是太高了。顶部还有尖刺。

她刚要点头,忽然,远处的帆船似乎颤抖了一下,舱内传出一声沉闷的枪响!

-----------------------------------

“老三是吧?——你们这些人排辈也真随便。你才多大?我看顶多是个老幺……好了,那里等着!别出声,洋老爷在听高雅音乐呢!”

帆船上的华人仆役长鼻孔出气,傲慢地命令道。

苏敏官顺从地拱拱手,捏着签好的合约,耐心等在走廊里。

看来不管多么能打的本土黑恶势力,到了洋人地盘,也只能被当奴才。

工部局巡捕房乐队,顾名思义,成员大多是在役外籍巡捕。到了中国人生地不熟,便组织一些会吹拉弹唱的,大伙凑个乐队,一起娱乐一下。

租界里的洋人全靠巡捕房罩着。巡捕房乐队闪亮登场,人人都来捧场。

尽管在苏敏官听来,里头的西洋音乐并不算悦耳。小提琴走调,单簧管劈音,长笛吹得满是口水声,那控制节拍的长号更是着急上火,好像个追捕逃犯的巡捕,一路下坡带加速,把整个曲子带得连滚带爬,刹不住车。

“这就是西洋音乐?”苏敏官有点困惑地想,“小时候听的不是这样啊。”

忽然,他双眼一霎。

方才那告密的驼子,此时换了一身仆从衣裳,正在拖地板。

看来是被洋人安排了一个安稳工作,这才有恃无恐地揭发义兴船行。

乐声暂停,厅里一片掌声。一个穿黑西服的洋人巡捕督查上台讲话,感谢大家的赏脸到来。

有侍应生端去酒水。苏敏官趁机跟在他身后进去。

目光略略一扫,他呼吸一滞,整个人从头到脚,烧了一团野火。

金能亨经理坐在前排,正在和几位友商谈笑风生。他们手里拿着一把卸了子弹的细筒长火`枪,正在传看欣赏,啧啧赞誉。

苏敏官心里咬牙:“我、的、枪。”

被他们当成又一桩稀奇收藏,又一件从中国人手里攫取的战利品。

这把枪也有一定年头了。是他的前辈金兰鹤,为了刺杀一个满清官员,托了广州十三行官商,从当时欧洲最顶尖的兵工厂定制的。枪筒上还有独特的定制编号。不过货到手,就被用心磨平了。

全世界独此一把,绝无仿造。

在这几位洋商暴发户看来,确实是一件有价值的收藏品。

有贴身仆人弓腰凑近,告诉金能亨:“苏已经签了合约。”

几位洋商放下枪,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就是嘛。别瞧那后生看起来硬派,其实也和其他中国人一样,骨子里胆小怕事。给他们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威胁,他们就会拱手送上你想要的一切。

这一条经验,在一次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金能亨甚至有点后悔,也许不该花钱请中国当地黑帮协助,白白拉低自己的格调。也许让自己的保镖出手就够了……

远远一看,那缠着黑腰带的“老三”背着身,等候在门口。他似乎是因为语言问题,不愿和洋人交流,而是把合约递给仆人,仆人再拿来给金能亨。

金能亨认真过目。果然,该签的地方,都签上了苏敏官的名字,中英双语都清晰,按着鲜红的手印。

“这个年轻人最终还是想通了,克劳福德先生。”他对身边的巡捕房督查说,“从明天开始,义兴船行及其名下的地皮资产,都将升起美国旗。我真是等不及看到那美妙的一幕。”

克劳福德督查是巡捕房的最高长官。他心知肚明,笑着对金能亨道谢:“感谢您今日带领上海商界领袖,赏光来欣赏我们的乐队演出。能为你们这些精英外侨人士提供高雅娱乐,是本督的不胜荣幸——至于那个不太听话的年轻华商,我想,您是打算放过了吧?”

金能亨摩挲那份来之不易的转让合约,将它装进随身皮包,扣好保险扣,摸着鼻子笑道:“是的!让你的小伙子们今晚睡个好觉吧!”

克劳福德督查哈哈大笑,叫来两个巡捕长,吩咐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