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第3/3页)

市长有点莫名其妙,点点头,“没错,美国各州自治,这份文书仅在本州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你们回到中国以后的婚姻证明……我刚好也是律师,我的建议是去大清国公使馆换取中国的结婚文件……不过即使公使馆有这项业务,鉴于你们的公使馆位于马萨诸塞,他们的市政厅里现在是保守派说了算,如今未必承认外籍有色人种在康州的婚书,所以可能会不太顺利……见鬼,我会建议你们回中国再登记,再入境美国时就是现成的夫妻身份。不要费这番事。”

美国法律就是个黑洞,各州各地各行其是。市长说着说着,差点把自己绕进去,很不体面地爆了句粗口。

别人假装没听见。马克·吐温哈哈大笑。

一抬头,看似年幼的中国姑娘根本不怪罪,反倒笑靥如花,很急性地催促:“那我们就要在这里结婚!牧师先生,市长先生,有劳了。”

---------------------------------------

当然真正的结婚手续还得等圣诞假期过后才能办妥。林玉婵找出自己朝廷盖章的外交护照作为身份证件。苏敏官的身份就复杂些。他只有来美国的统舱船票。

不过他翻了翻衣服,很心机地从内侧口袋找出一张旧金山警察局的拘押证。白纸上盖个大蓝章,证明作废。不过起码证件上有籍贯和年龄。

乘公共马车去哈特福德的路上,两人沉默了半程。

“你想好了?”苏敏官冷不丁问。

“你想好了?”林玉婵发出反弹。

他低头笑,鼻尖抵上她的额角。

他就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和她做了许多年的情人,忽然又想尝尝做夫妻的感觉。

万里长城没有塌,依旧鲜活肃穆地矗立在他心里。但他已不需要那厚厚的城墙替自己遮风挡雨。它变得越来越矮小,直到被那个长大了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跨在脚下。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他已清楚自己这一生将会做怎样的人,用不着年少轻狂的誓言提醒自己。他不是为了讨好祖先,也不是为了延续香火,更不是为了要融入某种社会圈子,随波逐流……

只是为了给他未来的孩子一个合法身份。

虽然月份还早,两人也尚未交流过日后养孩子的种种细节。但至少,新生命需要有个像样的起点。

这是两人不需明言的共识。

阿妹告诉他,也许在遥远的将来,人们可以随便结婚不结婚,都可以自由地同居生子。但他们身在十九世纪,还是得“入乡随俗”,对一个无辜小生命的前程慎重对待。

况且,这只是一个在康涅狄格等少数州有效的婚姻。出了这五千平方英里的土地,除非再进行一系列冗杂的文书操作,否则,他们法理上仍是单身男女。

天知道,当林玉婵听到哈特福德市长说“这个婚姻只在康州有效”的时候,那股天降馅饼的兴奋劲儿……

两眼发光。简直比得上当年赚到茶叶的第一桶金。

苏敏官偷偷翻了好几个白眼。

没办法,拴不住。命里无时莫强求。

隔那么远,列祖列宗估计也不知道。

马克·吐温帮忙带路,把他们引到哈特福德市政厅下辖的婚姻登记的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