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第2/3页)

苏敏官对那些不断闪烁变化的数字极其着迷。

“要是以前有这个就好了。”他兴致勃勃地说,“不用费心组商会,组织人手跑遍全国,就为抄几个价格……”

林玉婵突然想起什么,心中啪的炸亮一个小灯泡。

“走,出去玩。”

*

“广州七十二行总商会旧址”。

西堤码头对岸的海珠岛上,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小骑楼门口,低调地竖着这么个白底黑字的木牌。

参观免费。里面主要就是几块展板,说明这是广州最早的商业行会之一,曾为当地商人提供价格讯息、以及开会调解的场所,还曾参与过资助实业、倡导国货、募捐赈济等活动。1910年,因窝藏革命党,被清政府关闭查封,后来一直作为仓库和民房。近年改造时,发现天平、秤砣、钱币、算盘、以及革命先辈藏匿的枪支子弹等文物,于是区政府拨款整修,将其辟为小博物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敏官迅速扫完展览内容,淡淡道:“没听说过这个商会。”

林玉婵微笑。

现在的他当然没听说过啦。那是上海义兴商会做大以后,在广州地区开办的分支。随着电报的普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获取信息的难度降低,商会“传递情报”的功能减弱,更多地承担了联谊和调解的责任。而在她卸任董事、苏敏官流亡美国之后,商会名称也几次更改。这个“七十二行总商会”,约莫是光绪末年才改的名号。

她还在捋时间线,忽然,苏敏官攥紧她的手。

“不要告诉我。”他低声说。

林玉婵也低声问:“你猜到了?”

他眼睫轻闪,嘴角扬着似有似无的笑意,故意摇摇头。

“还有没有这样的地方?”

对他来说,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他宁可自己一块一块地拼图,从碎片里寻找模糊的希望,也不愿让别人把现成的蓝图铺到自己眼前,告诉他该迈哪条腿。

林玉婵花了几分钟,理解他的心思。

“那得买张票去上海。”她离开博物馆,顺手扫码,往他手里塞一杯玫瑰盐奶盖抹茶,笑道,“那里肯定到处都是似曾相识的东西。”

苏敏官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问她:“路上要几天?”

林玉婵抿嘴笑,让他猜。

苏敏官轻轻白她一眼,不太熟练地打开手机,使用万能的搜索。

不过搜了十分钟,他的表情逐渐焦躁,终于端不住,向她请教。

“怎么所有码头都没有客船?”

林玉婵扑哧一声,抱着他笑得花枝乱颤。

“因为大家嫌坐船太慢,”她打开12306中国铁路网,“宁愿走陆路。”

苏敏官盯着那一串串密码似的数字,心头默默换算,眉尖拧起来。

“你没看错。”林玉婵教他看时刻表,“广州南到上海虹桥,最快6小时38分钟,当日即到。不过票价比较贵,二等座要800元。如果你要省钱,也可以选择在硬座上呆20小时,车票只要200不到。”

苏敏官依旧不肯相信,指着时刻表上唯一一班K字头,轻声问:“最慢的车,20个小时到上海?”

他从上海车马劳顿的出发,20个小时顶多到苏州!

“或者飞过去。”

林玉婵又打开某航空公司官网,继续暴击。

“咦,要两个半钟头诶。比我想的慢……”

她很机灵地打住不说,不暴露自己也没坐过飞机的事实。

苏敏官:“……”

他喝一大口奶茶压惊。船运业没前途了。以后搞个义兴航空。

林玉婵蛊惑他:“想不想坐飞机去上海呀?”

苏敏官继续喝奶茶,一不小心,纸吸管咬坏了,心不在焉地丢掉。

也不知飞机的原理是什么样。肉身凡胎如何能吃得消。

他从来不怕尝试新事物。西洋轮船第一个买,不怕那怪物把他吞了。

可是……要他飞上天,把命运交给一架腾空的铁笼子——关键还不是自己驾驶,窜上跳下全都是别人说了算。这有点超出他的接受能力。

但他也不好意思说不敢,于是顾左右而言他,说广州还没熟悉呢,不急着出远门。

林玉婵笑出眼泪,抱着他亲了又亲。他肯定不会想到,那个旧时代的苏敏官,头一次看到飞机升空时的兴奋劲儿。一把年纪了非要自己上天,驾着冯如的双翼飞机围着旧金山海湾绕了一圈,下来的时候腿都软了,一头栽进她怀里……

轻微的花香气袭来。栅栏围墙后面一座小花园,荷花开得正盛,白色花瓣尖上一抹红,娇媚而显眼。漫天荷叶卷着水波,送来一阵阵清甜的风。

苏敏官忽然一怔,扭头看那一池荷花。

“这是岭南戏剧博物馆。”林玉婵介绍,“里面有个大戏台,还有花园。不过肯定比不上你小时候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