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第6/9页)

赵元庚应允她出去逛逛,买些衣服料子。凤儿乘着骡车直奔城东。下了车,她进了一家绸布庄,让伙计一匹一匹地给她取料子,往身上比划。最后她让他撕了两块绸子,都是做夏天衫子的。绸布庄有个边门,门外有个卖伞具的摊子,各种纸伞撑开,层层叠叠,给朝西的绸布店做了遮阳篷。凤儿从绸布庄出来,挑了一把最大的纸阳伞,往卖伞的手里扔了一把小钱,一看就够买五把伞,同时打着那把大纸伞拐进一条偏街。

偏街上有几家中医诊所。凤儿走进街当中的那家。等她出来,是一个钟点之后了。太阳已经落到了山后。她刚刚从石头台阶上下来,就有一只手伸过来搀她。是张副官的手,戴着白色棉纱手套。

凤儿从手套看到他脸上。他的目光和她是错开的。

“五奶奶留神,这块石板滑。”

凤儿把手抽回,明告诉他她不领这份情。

“你表哥让你来盯梢的?”她问道,拿他消遣似的笑着。

张副官把另一只手上夹的烟头往地上一丢,马靴往上一捻。他并不怕凤儿看见地上一模一样的烟头已经有五六个。

“嫂子,战事不断,旅长不放心……”

“早知道张副官在这儿听着,该让郎中大声吆喝,省得你听着费劲,”凤儿笑嘻嘻地说。

“嫂子,你可冤死人了……”

“谁是你嫂子!”她有点打情骂俏地一扭身。

两人一前一后,边说边走地出了偏街。大马路上,生意淡下来。茶摊子在拆阳棚,卖水煎包的在揉最后一团面。

“要是我表哥知道你身子骨不好……”

“张副官不是都听见郎中的话了?回去跟你表哥打个报告……”

“我不会告诉他的。”

凤儿站住了,转脸看着他。他狠狠地看了凤儿一眼,可以看出他是下了决心要看她这一眼的。之所以下决心,是他明白这样的“看”会看出事,至少他那边会出事。

可凤儿偏要看他,好像在说:我知道你打什么主意;不外乎所有男人对我打的那点主意。又像在说:你要敢你就上,弄顶绿帽子让你表哥戴戴。

“张副官,先走了,啊?”她转过身去,朝停在马路那头的骡车招招手。

“你的伞。”

“张副官替我拿回去吧?”凤儿乐弯了眼睛。

“叫我吉安吧。”

“嗯?”

张副官像是吃尽了她的苦头,惨笑一下,不再说什么了。

等凤儿回到家时,天已黄昏了。她走进后院,直接进了赵元庚的书房。旅长吃饭打盹都没有准时辰,这一刻正歪在木榻上养神。脚头的小凳上,坐着个十四五岁的小兵,正给他捏脚板。听见五奶奶进来,赵元庚睁一只眼,看看她,又闭上。小兵马上起身,立正,退出门去。

“回来啦?”

“敢不回来?”凤儿说,拖着鼻音:“派的人盯得那么紧。盯贼呐?”

“不盯紧我敢打盹吗?四奶奶出门,我要是也派六个人跟着她,她说不定还嫌我派得不够呢!”一边说着,他一撩腿起来,又长又透彻地伸了个大兽般的懒腰。

凤儿似乎听进去了,安静了一刻。

赵元庚迈着一高一低的步子,走到书桌前,坐下去,从身上的一大串钥匙里抖出一把,打开中间的抽屉。女人的话他爱回答就回答,不爱回答,他就由她们去说,爱说多少句说多少句,说到过了头,他一个耳掴子甩过去。

“你真派了六个人盯我一个人?”

他从拉开的抽屉里拿出个缎口袋,半尺见方。

“嫌多嫌少?”

“我咋没看见他们呀?”凤儿像是对自己的兴师动众的身份死心眼地好奇。

“没看见,就对喽。以后出门,别打主意逃跑,街上卖麦芽糖的、磨剪子的、担剃头挑子的,没准都是我派出去盯你的。”他说笑话似的。

他把一颗枣儿大的珠子放在桌面上。凤儿快手快脚地一把抓起来,对着门外进来的光亮看着。

“喜欢不?”

“给我我就喜欢。”

“让首饰匠给你镶个项圈。”

凤儿眼睛打着钩往他抽屉里瞅。“让我看看,还有啥?”她一屁股坐到书桌上。

“乖乖告诉我,今儿干啥去了。说了里头的宝贝全是你的。”

“叫担剃头挑子的乖乖地告诉你呀。”她朝他抿嘴一笑。“张副官枪法好,你咋不派他扮个磨剪子的?”

“盯你还用吉安?那不是大材小用?”赵元庚根本不理会她对他抽屉的贪恋目光,用力一推,把它关上了,又上了锁,一面说着:“老听人说夜明珠,从来没见过。这东西夜里真发光哩。”

凤儿说:“哼,把我爹叫盗墓贼。”她又去端详那颗珠子。“你们把谁的墓给盗了?”

赵元庚把他撮紧的嘴唇凑到她脸上:“这可是拿两门炮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