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第5/10页)

她这一说,屋里马上安静了。凤儿抬起脸,心里有些愧:梨花婶子说的对,提前给栓儿哭丧不是在咒他吗?她看着灯光里的梨花,明一半暗一半的脸,冷得让她发畏。这不再是村里人眼中俏丽温婉的梨花婶子;这就是那个铁血的盗墓圈里的女首领。

“牛旦,你和栓儿找着那个镂空薰香瓷枕没有?”她问道。

“找着了。栓儿说他拿着,叫我先跑……那时候双井村的人恐怕都起来了——狗闹死人了!”牛旦说。

凤儿知道各村都有防匪盗联保,若是狗闹得狠,村邻们就会拿矛子、猎枪各处巡视。她眼睛不时看着铁梨花,似乎她那一丝表情也没有的脸能给她主意,为她做主。

“牛旦,让我看看你……”母亲走到儿子面前,伸出手。

“嗯?”儿子把脸一闪。

“这儿好像有伤。”她双手稳住儿子的脑袋,过了一会儿,又放开,说:“没啥。我看着像有血。栓儿会找着的,你别难受,你们都别难受。栓儿不会撇下凤儿走的。”

她语气中不带忧伤,也不带鼓舞;她似乎还有点心不在焉。

“牛旦儿,你啥也没带回来?”

“哟,我差点忘了!”牛旦快步走出窑屋。不久,胳膊下夹着个小包裹进来。“没顾上看,都是些啥。”他把那包裹递给母亲。

铁梨花把包裹打开,将灯挪过去:包裹是栓儿的衫子,是凤儿用今年的棉花织的布做的,奇怪的是,里面的东西并不多。凤儿根本不去看铁梨花如何一件件鉴赏四百多年前的珠宝。

铁梨花从自己头上拔下簪子,把不多的几样珠宝划成两份。“这是栓子的一份儿。牛旦儿这一份儿,就让我拿去做寻找栓子的费用。”

她冷静得让凤儿害怕。

“万一栓儿让人救了,人家给他治了伤什么的,咱总得给一份厚礼。”

柳天赐不知什么时候摸到桌边,一把将所有的珠宝往铁梨花那儿一扫:“俺爷俩不要这脏东西。就是今天断炊,我们饿死也不沾它!”

铁梨花似乎一点也不恼他,一件一件把东西拾起来。“也行。我先替栓儿收着,等他回来我再交给他。”

“敢!”

“说谁呢你?”铁梨花非但不恼,反而笑了。“从小到大,还没谁跟我说:你敢!”

“栓儿要敢把那脏东西拿进我的门,我不认他这个女婿。”

“哟,把你给正派的!”铁梨花仍然笑嘻嘻的。“你连我也别认吧,啊?”

柳天赐摸索着坐下来。她是什么妖孽他也不能不认她。天赐想到第一次从她家门口过,她在纺花,他叫她“徐凤志”;从那一刻,他心里再搁不下第二个女人。

“杜康仙酒家”在鬼子抄过之后,老实了一阵,最近把地上的热闹搬到地下去了。这一带土好,四天就能打出一个地下的“杜康仙酒家”。从原来的天井开出一个洞,往下打,几间高一丈五,宽十多丈的窑洞便打成了。再有人来抄,赌徒们可以顺着地下一个长洞跑掉。那长洞的出口在离董村不远的一个磨坊里,跟小闺女们躲鬼子的洞连在了一块儿。

赌棍们这天看见木梯子上下来一对绣花鞋,有人打了声唿哨。绣花鞋不紧不慢地下来了。渐渐地,人们看见那扎着黑缎子绑腿的秀腿,然后是细细的身段,身段裹着镶银狐皮的黑条绒夹袄。不久,那肩、那颈也下来了,高高的袄领上面,托着一张微微扑了粉的面孔。他们开始对这面孔的不年轻有点失望,但从面孔的绝顶漂亮又找补了遗憾。赌棍中有人认识她,说:“这不是铁梨花吗?”

薄施脂粉的铁梨花站在这个乌七八糟的男人群落里显得娘娘般的贵气。

她看了一眼面前的男人们,笑笑说:“我来找一个人。”

“您上回不是找着彭三儿去顶壮丁了吗?”

“这你们也知道?”她笑着说。

“咱这些人,啥事打听不出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光头说。

“那您这回找谁?”又有两个人问。

“谁都行啊。”她说。

这回答奇妙,人们不吱声地瞪着她。这里面的人都神通广大,敢拼敢死。她从自己袖管里抽出一个手绢包,打开,里面是一张二百圆的银票。

“谁能帮我找着那个人,这就是谁的。”

“活人死人?”一个腮帮上带刀疤的人问。

“都行。”

人们觉得她实在很难猜度。静了一会儿,二十七八岁的光头问她,这个人是怎么个来龙去脉。铁梨花说他们不必知道他的来龙去脉。她只告诉他们,这个人叫洪水给冲跑了。找他得下水去捞,或者沿着河两岸到各村各镇去打听。她只告诉他们这个人叫陆大栓。

赌棍里有认识陆大栓的,马上说:“那货不是跟保长打架挨了几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