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原配在朝堂(第2/3页)

她珍惜的从里面拿出了一支钗子,拿在手心,显然陷入了回忆。

这支钗子是夫君在他们定亲之后送给她的,她好好的珍藏了起来。

昨晚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当初,他还活着夫妻两个恩爱的场景,醒来之后,只能对着床帐空荡荡的流眼泪。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这件事情儿子确实应该知道,但是他的年纪确实也不算大,等他长大一些再说也不迟。

想到一年年长高长大的儿子,甄婉婉嘴角含笑。

她的时间有的时候怀疑已经凝滞了,但是看到这些小辈一天一个样,才会恍然。

刘逸云在这一天也刻意的忘记了所有的烦心事,这种重要的时候他不想还一直惦记着那些糟糕的情况。

他现在都已经不敢派人去水原府了,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他不想有什么不好的事打扰心情,还特意给府里的下人都发了双份月银,让大家一起开心。

莫石柱是水原府边上村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家主。

他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

这个年纪,他已经有了重孙。

在这个大团圆的日子,他和三个儿子在商议接下来的大事。

大儿子力推自己的长孙,“大郎今年也满了八岁了,正适合送去上学。”

二儿子推自己的幼子:“明辉今年十三,已经懂事了,送去学校,肯定能好好吸收夫子教的知识。”

三儿子也不甘落后:“我小儿子今年十岁,这个年纪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与其在家里帮衬不如送去上学。”

三个人各有各的坚持。

大儿子:“你们的年纪太大了,小孩子更好教,年岁大了应该下地干活了,没多久就要娶媳妇了,还上什么学。”

二儿子:“正是要顶事了才更应该去学本事,这样以后可以找个好活计,年纪小的都不知道上学的好处。”

三儿子:“我小儿子年纪最合适,大了小了都不行。”

……

莫石柱没有说话,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都想要自家的子孙去上学。

眼看着说的火气越来越大,他用力的敲了敲桌子:“安静!”

他还是很有威望的,听到他发话了,都安静了下来,看着他:“爹!”

谁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凡是有点远见的都知道这个好处。

就他们村,有个在书铺打杂年轻小伙,勤勉好学认了点字,之后在修路的时候报名成了管事,又因为表现好,现在成了官府打杂的。

说出去不是什么人物,但是在他们村,已经是顶顶出息的人了。

这除了他自己会来事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能读会写!

是半个读书人!

谁都不舍得把这个机会送出去,哪怕那也是自己的血脉亲人。

只是这个免费入读的机会是按照户籍来算的。

目前一户人家只有一个名额。

莫石柱不想为了这个机会让儿子们兄弟离心,看着他们三个刚刚的争吵,很快就帮他下定了决心。

“等过了年,咱们就分家!”

树大分根。

他虽然还没去,下面的子孙已经长成了,趁着他还在,把这个家分了,免得伤了和气,以后就各奔前程了。

上学是不用交束脩了,但是要写字,也是要买纸笔的。

他一说分家,三个儿子都惊了:“爹,这怎么行?”

“老人在不分家。”

“这样别人还以为我们家不孝。”

“不行……”

莫石柱又敲了敲桌子:“安静,听我说!”

他摸索了一下自己的袖口:“这件事我不是冲动提起的,我已经琢磨一段时间了,你们年纪都不小了,以前是我给你们挣嚼用,以后小辈就靠你们了。”

“分家这事你们不用再说,我已经决定了,我只希望你们记住,你们是亲兄弟,以后分家了也是兄弟,要守望互助。”

“分家了每户都能有一个名额,按照通知,可以免费上一年,一年后看成绩决定是否留下来,目前也只是在府城及周边实施,哪怕这个学堂只能开一年,咱们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不会有人说闲话的,我已经跟你们叔伯商量过了,我们都是这个意思,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了孩子。”

“等过了年,咱们就利落的把家分了。”

三个儿子面面相觑,越听越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

不分家,他们就只能出一个人,分了家,他们可以出三个人。

就跟爹说的那样,要是以后这个学堂不办了呢,血亏啊!

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家这个年都有些心不在焉。

年刚过,管理户籍的里正就忙碌起来了,他要帮着许多户家里有适龄孩子的人家写分家文书。

上学的孩子要求年龄在八岁至十五岁。

这个跨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