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水到渠成的邀宠。)(第2/4页)

这是要挑起老姑奶奶对皇帝的不满,说一千道一万,后宫那些主儿再蹦哒,也不及老姑奶奶自个儿和皇帝不对付来得治标治本。老姑奶奶对这紫禁城的恨,对皇上的恨,必然是有的,晋了位也不能忘记自己哥子和侄女儿所受的苦。就算皇上有心抬举她,万一她哪天和皇上犟了脖子,那么用不着谁动手,她自己就不得翻身了。

贵妃哀婉,轻轻拢起了眉头,颐行垂下脑袋,在思量她的用意。

以后要长心眼儿了,这是含珍对她的叮嘱。宫里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好人,个个都为着自己的利益,要做到不败,第一是不和谁结仇,第二就是不和谁交心。

贵妃在她面前抱怨皇帝绝情,这话已经过了,任何时候过头的话都不是好话,须得小心。

颐行不能上套,更不能顺着她的话说,便道:“是家里人不成器,触犯了律法,冒犯了天威,往后我自然愈发惕惕然,绝不行差踏错,一心侍奉皇上。”

贵妃见她这么说,有些失望,心里鄙薄着,果真各人自扫门前雪,就算至亲的人又怎么样,进了宫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哪儿还有那闲能保佑家里人。

成吧,横竖套不出话来,多说无益。

贵妃扭头让流苏瞧瞧时辰钟,流苏道:“回贵主儿,已经巳正时牌了。”

于是贵妃站起身道:“时候差不多了,皇上这会子也该得闲了,咱们上御前谢恩去吧。”

嫔妃晋了位分,上御前谢恩是必须,已经蒙过圣宠的可以自己过去磕头,还没开脸的,就得是主位或掌管宫闱的娘娘陪同前往。

如今颐行先到永和宫来,贵妃自然是当仁不让,后宫见皇帝的机会其实不太多,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样的机缘,贵妃不带着去,难道让懋嫔挺着肚子带她去么?作为善解人意的贵妃娘娘,哪里能让懋嫔受这番劳累。

贵妃抚了抚鬓边的点翠,微微回一下头,示意颐行跟上。从永和宫到干清宫不远,经过龙光门,贵妃提袍子先迈进去,询问门上站班儿的小太监:“万岁爷在么?”

小太监呵着腰道:“回贵妃娘娘话,万岁爷进了日讲,就从正大光明殿移驾了。”

贵妃朝干清宫望了眼,仍旧带着颐行上了东边台阶,边走边道:“南边那圈围房尽是内大臣值房,咱们宫眷不宜从那里经过。主子要是不在干清宫,咱们就从凤彩门出去,沿西一长街往南,走不了多远就是遵义门,那是养心殿边门,道儿更近些。”

颐行恭顺地说是,脚下走过汉白玉的月台,眼睛却往南,一直望向东南角的御药房。

这会儿要能见着夏太医,可得好好谢谢他,他一通谋划,自己果然晋位了,世上还有第二位像他这样既治得了病,又治得了命的好太医吗?必然是没有了呀。自己能遇见他,实在是上辈子做了好事,所以现在愈发觉得重任在肩,她得好好干,才能保得这些和她有牵扯的人们吃香喝辣,升官发财。

贵妃昂着她骄傲的头颅,缓步走下台阶,穿过了西边的随墙门。颐行忙跟上去,随贵妃一同迈进了遵义门。

这是颐行头一回来养心殿,养心殿相较于干清宫,规模要小得多,更像民间大户人家的二进院落,前面是正殿,后面左右围房,外带三间朝南的大屋。

听说后面的屋子,是后宫嫔妃们每天集结的地方,颐行悄悄瞥了一眼,心里犯嘀咕,每天如此啊,皇帝的肾怕不是铁打的吧!

这时候养心殿前的抱厦里出来了两个人,说说笑笑正要往宫门上去。抬眼一瞧,忽然瞧见了贵妃,忙上前来打千儿请安,说:“贵妃娘娘吉祥。”

贵妃点了点头,问:“万岁爷在不在?”

叫柿子的小太监说在,又瞧瞧贵妃身后,试探着问:“这是新晋的颐小主不是?”见她颔首致意,忙又打了个千儿,“小主吉祥。请贵妃娘娘和小主少待,奴才这就替您二位传话去。”

柿子一蹦三跳往明间去,问了门前的明海,明海说皇上人在三希堂,忙又匆匆进了西梢间,在帘子外呵腰回禀:“万岁爷,新晋的颐小主来啦。”

正站在桌前练字的皇帝一惊,“她是来找夏太医的,还是来找朕的?”

边上的怀恩也转过脑袋看向柿子,柿子笑着说:“是贵妃娘娘领着来的,想是来向您谢恩来啦。”

皇帝这才松了口气。

都怪这阵子两个身份颠来倒去地盘弄,已经让他有些混乱了,她忽然之间来养心殿,他头一件就觉得必定又是她身边的宫女受了伤,生了病,又得麻烦他慌里慌张换官服,扎面巾。

好在是来谢恩的,他这才从容搁下笔,整了整仪容漫步走向明间。

待在御案后坐定,怀恩站在门前向外递话,说:“贵妃娘娘,颐小主,万岁爷宣二位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