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多夸人有好处! “看!知道这是谁吗?……(第2/5页)

于是,大家读到了劲松一中,兴奋的对话说,我也毕业于那所学校。

大家看到了富云大厦大华家具,知道这位天才少女支撑父亲的梦想,开了这样一家了不起的家具店。

大家看到了她对家乡小城的爱,也对她产生了浓浓的亲切感,为自己成长的这所小城出了这么一位天才少女而感到与有荣焉,甚至洋洋得意,口口相传。

“你看这个月的《视觉111》了吗?是我们劲松走出去的名人。”

“咱们劲松出了个全国亚军的小画家,才16岁。”

“看这长的水灵的,一看就是咱们这儿好水土养育的孩子。”

人们购买这本杂志,亲热的讨论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女小画家。

华父买了10本,要好好收藏2本才安心,还要送亲朋,还要在大华家具、小华家具和富云大厦背街的两个门面最显眼的地方,都摆上。

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了不起的小姑娘,是他的女儿。

而今天跟沈墨和华婕谈判的张福山,也买到了这本杂志。

他买的时候,早晨开店时才满货的这一期《视觉111》,已经所剩无几了。

他才转身踏出书店,这期杂志便飞速售罄。

同一个甜品店,同样的位置,张福山手按着新买的《视觉111》,看着坐在对面宠辱不惊的少女华婕,心中情绪忽然复杂了起来。

少女担心被狂买《视觉111》的市民认出,今天戴了口罩。

那双眼睛却仍旧清透明亮,含着浅淡的笑意,并未因为忽然出名而显得张扬或桀骜。

她还是静静坐在那儿,乖乖的,不抢话,也不着急。

仿佛这一次谈判的成败,她都无所谓。

她只静静观察他们,时而双眼闪着亮芒,一瞬不瞬望着沈墨——

张福山常常忘记她是来跟他们谈生意的,他总觉得她好像就是单纯来欣赏沈墨端着‘如果不同意这些条款,我们不合作也没关系’的态度,狠狠虐他们的。

深吸一口气,张福山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将视现落向沈墨,语重心长道:

“沈墨,我真的诚心非常足,非常非常希望合作能达成。

“但你昨天提出的条件,总公司真的无法接受。

“我和叶主任费劲千辛万苦,才折中到一个合适的条款,希望你能看一看。

“我对华婕子品牌上市后的市场接受情况真的非常有信心,希望你也能让一让步,考虑考虑维斯特方的立场和困难。”

“我看一下吧。”沈墨伸出手。

张福山立即将自己打印好的一份合同递到沈墨手里,合同空白处有他用铅笔填上的数据和细节。

他盯着沈墨,心里沉甸甸的,既紧张,又害怕,还有小心翼翼不敢露头的期待。

年后清美双年展马上会有持续一个月的画展,展后还有拍卖会,这就是两场对华婕非常强的曝光活动。

届时会有多个杂志、报纸登载。

这些杂志、报纸在2月中下旬会依次推出,华婕的设计如果能签下来,2月中下旬前前做好所有设计款的样板服饰,拍硬照出宣传,正好可以同步联动。

宣传之后,大批量出厂,进入售卖环节,大概在3月上旬。

正好这时各种宣传舆论在潜在客户之间差不多已充分发酵,促使潜在客户的购买欲望达到峰值。

时间上刚刚好。

一环一环相扣,想赶上这一波,必须每一环都不能延误,不能出错。

张福山喝一口白开水,目光灼灼望着沈墨,观察着他的每一个微表情,祈祷着少年不要再为难他们。

长桌边的气氛有些僵凝,叶玉贝还在根据华婕的设计,思考着面料等制作环节的每一环要如何做最优选,如何落地。

华婕脑海里复习着早上新背的单词、发音和组句方式。

于是静悄悄的,好半晌都只有沈墨翻看合同的簌簌声,和几人喝饮料的吸溜声。

甜品小店忽然走进来四个年轻人,两男两女拆分组队后坐在华婕一桌人的身后,点了饮料后,便开始聊天。

其中一个女孩子一边将捂的严严实实的围脖散开放在桌上,一边掏出斜挎包里的一本杂志,拍在桌上后,便兴冲冲开口道:

“看!知道这是谁吗?”

即便是压低了声音,仍掩不住她聊八卦的亢奋情绪。

“咦?你一直在买这套杂志吗?”另一个坐在对面的女孩子问。

“所有时尚杂志我都有买啦,还有什么《少男少女》一类讲初高中生故事的,我也买。”解开围脖的少女又脱掉羽绒服,露出里面浅粉色的小毛衣,继续道:

“重点不是这个杂志啦,你们看看这个封面,觉不觉得熟悉?”

“……”一直埋头的沈墨听到后桌讨论声,不自觉回头看了一眼,扫过四张毫无熟悉感的土豆脸后,才继续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