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粉丝+1+1+1… 杂志一上市,读者……(第2/5页)

也不知道她拥有维斯特华后,一个月能有多少分成呢。

……

……

等摄影和采访全部忙完时,已经晚上10点了。

大家各自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回到宾馆房间,没有了方少珺喊洗澡,华婕踢掉鞋子,脱掉衣裳,连脸都没洗就卷进被窝里睡着了。

半夜醒来上厕所的功夫,她抽空匆匆冲了个澡,洗漱干净,吹好头发,再次返回被窝继续睡。

第二天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沈墨都自己在附近转了好几圈了,她终于有了回应。

没睡死,挺好的,被窝里贼温暖,要不是为了出去玩,甚至还不想起床。

“我带你去看宽窄巷子。”吃早饭时,华婕对陪她一块儿的沈墨道。

“宽窄巷子是成都的,这里是北京。”沈墨。

“那北京的巷子是什么?”

“你是在问我吗?我住在北京的时候还不记事儿呢。”

“嗯……”

“南锣鼓巷?”

“啊!对!就是那里!”

“……”

“你怎么知道?”

“华婕,有空的时候,多读书。”

“……”华婕。

他是不是在嘲讽她没文化???

早饭后,两个人立即出发去南锣鼓巷。

后世的各色文艺小店,这时候都还充斥着古朴的气息,要么是卖酒的小铺子,要么是门口听着大二八自行车的苍蝇小馆,窗户边还挂着大大的绿底白字‘青岛啤酒’招牌。

即便是有英文的西式酒吧和小店,门面装潢也很敷衍,透着一股我随便布置布置,你随便看看的大喇喇气息。

还不那么精致的后世旅游胜地,在华婕看来却更具这个时代的特殊气质风貌,令人流连忘返。

沈墨是个很好的旅游玩伴,他足够博学,针对看到的什么东西都能延展的侃侃而谈。

他又足够幽默,总是夹带着一些趣点,常常聊的她在巷子里哈哈大笑,惹的路人侧目。

当地上有浮冰时,两个人抢着踩冰,挤来挤去像两个孩子。

买糖葫芦的时候,又抢着付账,沈墨总是靠武力按住她,害她明明赚了很多钱想充大款,偏偏没机会。

华婕享受自己学习和画画之余,难得的假期时,维斯特华的宣传活动正紧锣密鼓的向前推进。

国内各大杂志社也在紧张赶稿,这个时代还没有通稿一说,每个杂志社接到广告宣传合作,都会自己写稿,独立捕捉新鲜的角度,用文字对‘维斯特华’进行描绘和包装。

而受邀参加清美双年展拍卖会和庆功宴的媒体,即便没有收到维斯特的广告合作,也忍不住在自己的某一栏中,叙述起华婕的故事——

毕竟,作为拍卖行压轴的三幅画,即便不提《冰晶中的无数个我》打破当届拍卖最高价格,也是不得了的爆点了。

更何况,画出这三幅压轴画作的华婕,青春,靓丽,漂亮,从眼神就能看出是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为了让自己的栏目吸引大量读者的阅读,不写她写谁呢?

因华婕爆过一次销量的《视觉111》杂志,这次没有继续选择华婕做封面女郎。

它的封面刊登了钱冲的《雪原落日》,紧扣杂志名的‘视觉’二字,用钱冲这幅极具冲击性的画作,席卷读者的感官。

而华婕的故事,则在一封故事中,成为压轴单元。

仅附上了一张纤细的华婕在聚光灯下,与成功人士乔百万握手的照片。

照片中,华婕身穿小公主一般的服装,虽然并没有镶钻,也没有精致的蕾丝,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华贵。

但却靠着设计和剪裁,给大家带来了一种贵族少女般的观感。

这次距离发刊日有些时间,是以文稿和图片都进行了精挑细选、精雕细琢。

当杂志样刊到手时,王启仍觉可惜。

他真的拍了许多华婕漂亮的照片,居然只能选一张。

收起样刊,他连同上次和这次给华婕拍的照片,一起邮寄给了华婕留给他的地址。

而《视觉111》虽然没有选择华婕当封面女郎,另一家竞争杂志《时尚s》却很直白的选择了华婕的特写照片。

《时尚s》早就眼馋之前《视觉111》以华婕当封面女郎+1封故事的那一刊爆款期了,如今总算让主编陈春晓捕捉到了许多现场珍贵照片,还约华婕进行了单独采访及特拍。

当然要用华婕这个能给《视觉111》带来数据暴增的宝藏女孩当封面了,绝对没有第二种选择啊!

《时尚s》是半月刊,8号出刊,比《视觉111》早2天。

杂志一上市,读者们便被封面上的女孩特写吸引了。

《时尚s》杂志16开大的封面,印着等大的一张脸,如此特写之下,少女容貌仍精致好看。

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强劲的精修工具,这张少女面容天然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