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03年见!【3更】 点痣谁不会啊?!……(第2/3页)

“……”方少珺转头狠狠拿眼神刮了钱富贵一眼,这人恐怕长到多大年纪,获得多高成就,都是一样的这么讨厌。

替沈老师担心,将来好口碑早晚被钱冲这个师门败类败光。

钱冲才想再调侃两句,忽然瞧见华婕走出来,立即闭了嘴。

走了两步又有点不放心,便转头对方少珺和陆云飞小声道:

“你们一会儿别在华婕面前多说拍卖的事儿啊,也别提这钱拿到了要买啥。

“华婕没参加画展,也没能参加拍卖会,咱们在这儿瞎高兴,她难过了怎么办。”

“……”方少珺挑了挑眉,真难得,钱富贵居然还会关心别人的情绪。

陆云飞才要点头,后面却冒出两只小手,一手搭在陆云飞肩头,一手搭在钱冲肩头,接着,华婕的笑脸探出来:

“我才不会难过。

“我的《思念》和《上海田子坊》卖了26万欧元。”

“?”钱冲。

“……”陆云飞。

“!!!”方少珺。

“26万欧元,那是多少钱?”钱冲挑眉。

“二百六十多万人民币吧。”方少珺道。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拍卖会外,忽然爆发出一阵哇哇大叫声。

沈佳儒一听就知道是自家徒弟钱冲的声音,丢下正友好握手的美国友人和其他朋友,他快步走出拍卖会,伸脚在钱冲后脚跟上踹上一脚,才制止了对方的嚎叫。

“干什么呢?”沈佳儒。

“老师,汽车轧着他尾巴了。”华婕哈哈笑道。

“……”钱冲。

嫉妒令他面目全非,面目可憎,面目狰狞……

……

……

上海老洋房油画展落幕后的几天时间里,关于这场画展式比赛的新闻便刊载上了各大报刊、杂志。

根据报刊的定位不同,它们分别出现在头版头条,或者副班等等。

刊登的内容,除了这次比赛奖金池的惊人丰厚,更多的则是关于‘超写实画作《上海女人》’和创作者陆云飞的故事。

到画展结束后的第三天,第一本刊登上海老洋房油画展的杂志也终于面世。

这本《上海青年》杂志里,刊登了关于陆云飞和《上海女人》最丰富、最有趣也最全面的故事。

并且,文章还大肆渲染了大画家沈佳儒门下四位同窗的深深友谊。

虽然钱冲读后大声嚷嚷说太肉麻太恶心,但它还是感染了许多年轻人,惹的正将友谊当做人生中最重要情感的中二少年少女们向往且动容。

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文章中着重提到的,关于华婕的内容。

采访中,陆云飞对这位同窗的赞誉、信任和感激,以及陆云飞讲述的《上海女人》背后,华婕所承载的重要作用。

于是,许多对华婕早有耳闻的群众,对这位少女的天纵奇才更加笃定。

法国人伊万也看到了这张杂志,翻译认真读给他听后,他对华婕的佩服也更深了一层。

原来这个孩子,不仅自己画画有才气,还能跳脱出自己的框框和视野,以更高格局和视角去纵观全局,深入思考及推演,达到能够指点他人,甚至成果引导同窗发扬优势或另辟蹊径,成就各自的艺术追求。

如此天赋,啧啧啧!

接着,诸如《新周刊》这类另辟蹊径寻找话题的杂志,也陆续上市。

一时间,天才少年,天才少女的故事,席卷大江南北。

接下来的一整年,年轻人都将沉浸在属于他们年轻人统治世界的励志氛围里,努力学习、画画、练琴、跳舞,努力着,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故事中的天才。

哪怕没有横溢的才华,没关系,故事中的陆云飞,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一样改写命运,成为国内油画家最被热捧的新生力量,谁知道,下一个这样振奋人心的故事,不是属于自己的呢。

与此同时,这些报道也让许多油画创作者陷入了长久的思考,开始询问自己未来的绘画方向到底要如何规划。

也有不少开始尝试向陆云飞看齐,想尝试学习超写实油画。

与他们同期参赛的马良,也忽然开始闭关,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

眼看着这些事情不断发生,演化向未知的未来,一些油画界的老师们,忍不住在私下聚会时,悄悄感慨,或许这次上海老洋房油画展对整个中国油画界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无论是钱冲的厚涂法,还是方少珺的破局泼金方式,或者是最被大众热烈讨论的陆云飞的超写实油画,都给了全国油画创作者提示和灵感。

有的临摹,有的吸收,有的开始深入研究,有的以此为目标尝试寻找自己的风格……

一想到钱冲、方少珺和陆云飞的风格化走向更深更极致方向,背后都有沈佳儒和华婕的影子。

老前辈们又常常叹一句,沈老师和门下子弟,恐怕会推动整个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进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