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清华新学子 “我来了”……(第2/3页)

……

一摞摞印着‘华婕在凡尔赛双年展她的展车前走过的侧面照’的杂志摆上报亭最显眼的位置。

照片中少女身材修长,挺胸抬头昂扬走过,被大雨浇淋的展车和排队的外国人成为背景。

这是一张充满艺术氛围的照片,陈春晓拍的很好。

而翻开杂志后,里面的内容更好——

这一切美好,都在等待着买走它们的人用心阅读。

与此同时,华婕站在父亲母亲、沈老师和沈墨的半包围圈中,在清华东门口,仰望这所大学巍峨的门。

轻轻碰触门柱,她感到震撼和兴奋起来。

清华,她来了。

终于,能很它相遇,与它同行一段路了。

“沈老师,华婕!”一道声音传来,是一直来清华汉语言文学系帮华婕请假的清美学院教授王建老师。

仍是那道熟悉的烟嗓。

他推着一辆自行车,走到跟前后,又与华婕父母和沈墨打招呼,才将全新的自行车推给华婕:

“在清华校园里赶课,光靠两条腿可不行。

“华婕,恭喜你在法国凡尔赛双年展的个人主题馆布展成功,也恭喜你在巴黎红岭艺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这辆自行车,是我个人送给你做礼物的。

“到时候,可以骑着这辆自行车,来清华美院蹭课,到时候让陆云飞给你占座。”

“谢谢王老师。”华婕接过自行车,忙礼貌道谢。

王建深吸一口气,笑着朝沈佳儒伸出手,满脸的感慨和激动:

“沈老师,您可真是教了一位好学生。

“我们这些美术人这几个月都在打听法国的消息,华婕可太棒了,这可不仅仅是你们的荣誉,也是我们这些中国美术人的荣耀啊。

“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将自己国家的艺术和文化送向世界,得到认可的责任,华婕在这几个月,做的真的太好了。”

“没有没有。”沈佳儒笑的很矜持,背脊却挺的笔直。

眼角皱纹微微撅起,就像他内心悄悄掩藏的骄傲一样,掩藏的可不那么成功。

“走吧,我带你们一起去报道。”王建笑着请众人进门。

深秋的清华路落满了金灿灿的银杏叶,华婕眼也不舍得眨,用心欣赏着这里的每一处风景。

她每时每刻都沉浸在兴奋之中,后背的汗毛始终立着,那种走进来才深刻感受到自己真的考上了,未来几年都要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震撼。

这是许多人梦中的学府吧,也是华婕最迷恋的白月光之一啊。

每一步,她都走的谨慎又庄重,仿佛正穿过婚礼的礼堂一般。

今天也幸亏王建带队,不然他们一行人要进学校也是麻烦事儿,走进来后恐怕还会变成旅游模式——瞎走。

如今跟着王建,先去哪里打点,再去哪里领东西,最后到哪儿报道,都明明白白。

效率极高。

穿过西操场时,华婕转头对沈墨说:

“以后,我就要在这里跑步啦。3000米是必备技能。”

“加油。”沈墨手在她肩膀上搭了搭,对上王建的视线后,下意识收回手。

可转而又想到,现在他们已经上大学了,以后他想抱就抱,想搭肩膀就搭肩膀,除了华婕自己以外,谁还管的了他?

于是,像是一种仪式感般,他又将自己的手稳稳的,搭在了华婕肩上。

并且,除非影响走路,不然谁看都绝不收回了!

直到领了被褥、暖壶等生活用品,沈墨才为了拎东西而收回手。

这整个他搭她肩膀的一段路,在其他人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对他来说却是一条一直在努力宣誓主权的路段。

不仅仅是向长辈们告知他和华婕的关系,也是在不断向自己强调,以后不要那么谨慎啦,没必要啦!

成年了,他已经是个青年人。

这种情绪让他心情有些愉悦,一臂夹着华婕的被子,一肩背着华婕的背包,一手拎着暖壶等杂物时,他一点不觉得累,还力量充足。

行至紫金公寓时,华婕面上扬起笑容,路上看到的每个年轻面孔都觉得好亲切啊。

说不定那就是她的同学呢,不是同学也是学姐。

校友诶,好好啊……

可惜没有赶上紫荆公寓的迎新,这时候,新生们也已经在这儿住了快2个月了。

就在一行人对着楼号寻找时,一道明朗的男声忽然传入所有人耳中:

“王教授,沈老师,华婕~”

所有人驻足回头,只见清美双年展时与华婕同台领奖的季军,如今已是清美国画系大四学生的张大业朝着他们走来。

青年短发清爽,眉眼虽不如沈墨精致俊朗,却也是干干净净的帅小伙。

他穿着这个年代最流行的夹克,拎着一兜子水果和零食,还有几罐老干妈走过来。

到近前后,大大咧咧朝着华父华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