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3/4页)

马车到了村门口,秦放看见一个小身影在村门口走来走去。“四丫?”

秦四丫听到了大哥的叫声,小跑几步,然后双眼羡慕的盯着马车看。

马车里的秦母和杨海燕自然也听到了声音,她们掀开马车门帘,秦母文:“四丫,你咋来了这里?”

秦四丫大大咧咧的笑道:“阿母,我来看看大哥大嫂的马车。”说着,小眼神还流露出几分渴望。

别说秦母看明白她的意思了,就是杨海燕和秦放也懂啊。

杨海燕道:“四丫,你要上来坐坐吗?”

秦四丫看向秦母。

秦母真是哭笑不得:“还不上来?就你这鬼丫头那点小心思,你当谁不知道呢?”

秦四丫才不管她阿母说了什么,她高高兴兴的爬上来了。马车这点高度,对在农村里野怪了的孩子来说,根本不算回事儿。

秦四丫上了马车,小心翼翼的看着杨海燕,然后又小声的叫了声:“大嫂。”

杨海燕:“哎,四丫真乖。”

秦四丫笑了。在陌生的陌生的大嫂面前,她还是很容易害羞的。

很快,到了秦家。

秦爷爷等人坐在院子里,秦奶奶带着两个儿媳妇在厨房里忙。牛蛋、秦守业、秦守成,则围在马边看。便是这样无聊的站着看,他们也高兴。

不过等马车进来,他们就看着马车了。秦放先下来的,然后等秦四丫出来了,秦放要去抱的时候,她已经自己从马车上跳下来了。接着是秦母和杨海燕。

牛蛋看见秦四丫下来,就拉着秦四丫去问坐在马车上的感觉了。秦四丫说的眉飞色舞,好不骄傲。

秦放把那床喜被抱进屋子里,杨海燕拎着东西,秦母进了厨房里。

秦放和杨海燕的房间因为是新造的,所以里面的床、桌子、凳子,也都是新的。秦放把被子放下,杨海燕就铺床,然后夫妻俩一起又铺好床单等。等他们的床铺好,秦奶奶过来:“阿放、燕燕,你们弄好了吗?可以吃饭了。”

秦海燕:“奶奶,我们好了。”

今天的菜非常好,比他们过年的时候吃的还要好,往日里大家吃酒席上的菜,也不过如此了。鱼肉、猪肉、鸡蛋,秦奶奶把能拿的出来的,都拿出来了,这新媳妇进门第一餐,可不能吃的寒酸。

秦家的餐桌有两张,一般是男人们一张、女人们一张,因为秦家人多,一张桌子坐不过。

可今日不同,他们弄来了一张大圆桌,把大圆桌放在小桌子上,十几个人挤一挤,倒是也能坐得下。

秦奶奶:“大家坐下,先不要开饭,你们爷爷有话说。”

饶是平时吃饭跟放屁一样快的秦二婶,都没有下筷子。

秦爷爷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喝了一口茶水道:“咱们一家人,今天算是整整齐齐的坐在这里了,阿放很好,孝顺父亲、孝顺叔叔,你们要记住,五年前,他不是代替谁去服军役的,而是代替这个家的男丁去服军役的。”

秦家人:“是。”

秦爷爷继续道:“更好的是阿放一个人走,两个人回来,朝廷因为阿放立了军功,还给阿放赐了媳妇,这是我们秦家的骄傲。”

秦家人:“是。”

杨海燕瞧着大家的神情,这不是随便应付的,在他们这些老百姓的眼里,朝廷给赐媳妇,的确是很大很大的恩赐了。

秦爷爷再道:“阿放媳妇也很好,念过书,识字,还教阿放这些,所以说,我们家人要团结。”

秦家人:“是。”

秦爷爷:“我就说到这里了。”

秦放突然起身。

众人看向他。

只见秦放离开座位,走到秦爷爷面前,然后扑通一声跪下了:“爷爷,不孝孙儿回来了。”

他这一声贵的重,听的杨海燕都膝盖疼。不过秦放一跪下,万万没有她还坐着的道理,她也赶忙起身,要过去跪的时候,被秦奶奶拉住了。秦奶奶道:“好孩子,你坐着,这是他们爷孙的事情。”

秦奶奶这样说了,杨海燕就没有去了。

秦爷爷摸了一把眼睛,把秦放扶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已经长大了,成家了,爷爷也管不到你了,只希望你好好的。”

秦放:“爷爷放心。”

秦爷爷:“好了,一起吃饭吧。”

等秦放一坐下,餐桌上就抢了,不过,抢的也就是秦二婶和几个孩子,三房则默默朝着菜,秦母是赶夹肉的,但没有像秦二婶这样嘴巴里塞了一夸,碗里放了一块。

杨海燕默默的吃着蔬菜,她平时不缺肉吃,就不跟他们抢了。

秦奶奶见状,给杨海燕夹了一块:“孩子,吃肉。”

杨海燕并习惯别人给她夹菜,尤其是用自己吃过的筷子,但是她也知道,老百姓人家哪里有这么讲究?杨海燕笑了笑,把肉交给了秦放,又对秦奶奶解释:“奶奶,我这几天不能吃鱼肉,只能吃清淡的。昨儿晚上我们到了县城,我吐的不行,请了大夫,大夫说这一路颠簸,吃的又是干粮,所以伤了胃,这几天要喝点粥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