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4页)

秦放道:“好。”

夫妻俩谈好了正事,便沐浴睡觉了。说起来,杨海燕最近很是高兴,因为秦放不缠着她要孩子了。杨海燕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过也没问,免得她一问,秦放又开始执念孩子的事情了。

十天后,大批量的土豆粉和番薯粉做好了,这些都是干粉,是杨海燕带着将军府的人做的,所以数量很多。

土豆粉和番薯粉做好后,陶山带着给杜大人的信和给皇上的奏折出发了,此行带的东西多,所以陶山还带着两名将军府的侍卫出发的。

这十天里,去寻找范婶的孟平已经回来了,范婶之所以没有回来,是因为她女儿的事情。当年,范婶的女儿去筹钱,还没筹到钱,范婶就被牙行送走了。她女儿知道这件事后,就大病了一场,后来断断续续的,一直没有好。

范婶之所以没有回来,是在老家照顾女儿。原本,范婶在老家一直很被动。她女儿的婆家,她的前夫家,都联合起来欺负她,她也不想给将军府惹麻烦,所以一直没有说,自己在将军府做事情,直到孟平去了一趟,大家才知道范婶的背后有了靠山,不敢再欺负范婶了,范婶这才过的轻松些。

知道范婶没事,杨海燕也就放心了。厨房现在由昆张氏负责,孟邱氏做昆张氏的助手,院子的卫生有余婶和孟平负责,所以将军府真正在云襄县买的下人也就几个,数量很少。她想着与其买下人还要付钱给月例,还不如直接雇私卫的家属,这样一来,私卫的家属不用再去找活干,她这边也不用找不相识的下人,两全其美。

“乡君……乡君……”杨海燕正在午睡,便听到了莲嬷嬷的叫声。

“何事?”杨海燕起身,最近虽然不累,但是也不轻松,因为这十来天都在忙土豆粉和番薯粉的事情,要交给皇上的东西必然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就怕中间出了意外。所以那几天,杨海燕的心神一直绷紧着。说起来,就是这几天,她也不敢放松。只要东西没到皇上手里,没有收到皇上的回执,她就担心。

说起来,她的行为的确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她对当今皇上唯一的了解就是小说里所写到的一切。小说里写到,这位皇上唯一的污点,便是太子这件事。他从皇子到皇帝,他的一生是英明睿智的,然,因为杨大花夫妻是主角,所以就算他选了那个原本应该是嫡出皇子的孩子为太子,这个污点也没有人会在意。因为……被主角抚养长大的皇子,因为主角光芒的影响,又怎么会差呢?

可事实上,杨海燕不知道,现在的皇上,是不是正如小说中那样。毕竟小说是书面的,小说里的人没有血没有肉。而现在,她接触到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

杨海燕是冒险的,带着她对小说的了解,带着皇上封她为乡君的行为,她冒了一次险。

如果皇上正如小说里那样,那样她的冒险成功了,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如果不如小说里那样,她以后不会再冒险,而单凭这次的事情,皇上还不至于置他于死地。如果皇上真要怎么她,那她也有本事自保。

所以这几天,她的心思还是很绷紧的。

莲嬷嬷道:“守城的士兵来报,黄虎子带着秦家人来了,已经到了城门口了,黄虎子让他先来告诉乡君。”

杨海燕赶忙道:“快,替我简单的梳个头发,得去门口接他们。”整整一年没有见秦家人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更加不知道关于这次的事情,秦家人是如何选择的。不过秦家人能来,她还是高兴的,以后也会热闹些。虽然说她不喜欢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可到底家中只有他们夫妻,还是寂寞的。现在秦家人来了,到时候会被安排去住军营田地那边,也不会住在一起,她能走动的地方便也多了。

莲嬷嬷给杨海燕简单的熟悉了一下因为午睡而弄乱的头发,然后两人去了将军府门口接人。

杨海燕:“洪叔,打开正门,待会儿有客人来。”

洪叔:“哎。”因为听到杨海燕说是客人来,洪叔也挺紧张的。

莲嬷嬷道:“这是还没到呢,县城门口距离咱们府上,便是马车也要一会儿,乡君可不要紧张。”

杨海燕笑道:“是有些紧张,我都许久没见爷爷奶奶,还有阿爹阿母他们了,方才士兵来报,可有说今日来的有哪些人?”

莲嬷嬷道:“老奴问了,士兵说具体也不知道来了哪些人,只说来了很多人,不仅来人多,马车上的东西也多。”

杨海燕一听,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来的有哪些人,不过来的人越多,秦放应该是越高兴的。他是个孝顺的人,自己在外面过的好,心里便放心不下家里人,即便是每年给家里人送去了银子,他也知道家里人节省,舍不得用钱的。所以总想着让他们吃点好的,别委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