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4页)

大队长挠挠脑袋,“这事儿好几天前我就跟他们说过了?这是又占了?”

“可不是,刚才我们出来,路被挡住了,咱们等了好久才有人过来把路清出来。我们也不是不让社员在路上晒粮食,总要留出一条路吧。”

朝阳大队的社员因为挨着秦家,前两年挣了不少钱,好多人家修了砖瓦房,院子里打了水泥地。大队长家也是水泥地,所以晒粮食都是在自己家院子里晒。会挑着粮食去路上晒的,都是家里没钱打水泥地的人家。

“行,下午我再去跟他们说说,如果他们再这样,你们车子直接开出来,自己不听劝,粮食被压了也活该。”

秦澜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毕竟,我们秦家也不欠他们的。”

“就是,这个事儿你们占理,谁也挑不出错。”

说完这个事儿,秦澜又说要买粮食的事儿,原本这个事情找李大锤说比较好,他们和李大锤熟悉。只是,李大锤他现在是双峰镇远近闻名的包工头,拉着一帮人进城修路去了,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不在家。

不能找李大锤,买粮食这事儿最好找大队长。

“你们要多少?夏收的粮食我们收了小麦、油菜籽、高粱,过几天地里的玉米也要收了,红薯和水稻还要等一两个月。”

“小麦和高粱我分别要三千斤,红薯和玉米五千斤,过段时间等收获了,我们来拉。”

“没问题,这点粮食我们大队还是有的。”今年风调雨顺,他们地里收成都不错。

大队长跟秦澜打听,“听说从去年开始,东北和华北那边又出现干旱了?春天的时候报纸上说,要从咱们南方调粮去北方?”

秦澜叹气,“消息是真的,从去年这个时候开始,北方降水少,冬小麦都欠收。”

大队长心有戚戚,“现在算好的,至少咱们南方一切正常,还能支援支援北方。要换到那三年灾害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挤不出来粮食。”

两人扯了些闲话,秦澜还要去镇上买东西,就先走了。

秦澜刚走,眼尖的社员就跑过来了,“队长,我刚才看到秦家的闺女来了,又有啥好事儿啊?”

“哼,能有什么好事儿,你们占别人的路晒粮食,别人早就打了招呼,你当是耳旁风啊?”

女人尴尬一笑,“这不是家里没有水泥地么,再说了,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来,他们如果今天不出来,留出来的半边路不是浪费了嘛。”

“以前没有水泥路你们家就不晒粮食了?搞清楚,那条路是秦家的,真要把人家惹烦了,到时候直接在路口堆一堵墙起来,安上门,我看你们连半边路都别指望了。”

“别别别,队长,你帮我们说说好话呗,以后绝对不这样了。”

“最好是,要不然秦家后面的好处就没你们的份。”

“啥好处?”又一个大妈跑过来,“我们家可没占秦家的路啊,我可不做给人添堵的事。”

这话一出,好几个在秦家水泥路上晒粮食的都瞪着她,就显摆你家有钱打水泥地是吧?

大队长清清嗓子,看了众人一眼,“秦家要买粮,加起来要一万多斤,小麦、高粱、玉米、红薯这四样,有想卖粮食的来我这里登个记,到时候秦家来大队上拉。”

这是个大好事儿啊,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粮食好,秦家给的钱比粮站还多一点,还自己上门拉,在家门口就把粮食卖了,多省事儿。

“队长,我家要卖五百斤小麦。”

“我家有高粱,卖两百斤。”

“我家红薯还没收,我先报个名。”

“……”

秦澜去镇上买好东西,等方红旗他们回来之后,一起回秦家寨。

“爱华,我买到两斤牛肉,快来拿。”

爱华戴着一顶草帽,小跑出来,“运气这么好?半下午还有牛肉呢?”

“真是运气好,但价钱也不便宜,一块九一斤呢。不过他们送了两块牛骨头。”

胡嫂子刚从菜地过来,瞅了一眼,“肉有点少,咱们人多,不好做。既然有骨头,咱们先把汤熬出来,牛肉卤上,再丢一下海带、鸡蛋、豆皮、蔬菜什么的一起卤,晚上就吃牛肉面。”

秦澜咽了下口水,“我想吃,清汤牛肉面,再配卤牛肉,再撒一点小葱,肯定好吃。”

方红旗听的直点头,“我要一点香菜。”

胡嫂子哈哈一笑,“放心,少不了你们的。”

方若陪着花花在族学里的木地板上玩皮球呢,听到他们说的话,朗声道,“既然要起卤子,干脆再杀一只母鸡,丢进去一起卤。”

金花婶子带着艾丽从山上下来,“正好,我们捡了一点菌子和木耳,到时候丢进去一起煮。咱们这么多人,一只鸡估计不够,我看至少要两只鸡。”

胡嫂子笑了起来,“得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来咱们都是好吃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