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燕尔 艳若桃李娇艳欲滴,叫人看了心就……(第4/5页)

李淮修如今的部下里头,许多都是前朝忠心耿耿的大臣,可不就怕李淮修的血脉断了,不然他这样快的成亲,一些把规矩当金科玉律的大臣是半个字都没说的,反而那补品布匹也没少送,都盼着呢。

阿瑶觉得今个是同这个话题杠上了,哪里都有人提这事,这也不是她说了算。阿瑶只好笑笑,并不接话。

乌氏见她不说话也不勉强,只摇摇团扇道:“娘娘确实要抓紧些,那陶娘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阿瑶听得一愣,喝了口茶水,一双清凌凌的眼睛看着乌氏,“陶娘子是谁?”

乌氏见她一脸疑惑不似作假,心里一跳,这事王妃还不知道?

乌氏心下踌躇,见阿瑶并不着急,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乌氏眨了眨眼睛,倒也说了,她本就是来投诚,倒不如诚恳些。

“陶娘子是陶大儒的女儿,生得秀丽窈窕,如今已然要十九了。”

时下女子十六及笄,多是在十七就有了亲事,少有拖到十九岁的,今年要是再不嫁,那就是二十岁了,怕是要叫人家在背后说老姑娘了。

阿瑶面上没有表露出什么,只是问道这陶姑娘是何人。

乌氏见她一脸不温不火,眼皮子就开始跳,暗暗后悔该听乌正的,不然也不该管不住嘴皮子。

阿瑶见她好似为难,于是笑了笑,“没事,我过后去问问王爷也是一样的。”

乌氏本就准备说的,哪能真叫她去问王爷,连忙说道:“这陶大儒是王爷的先生,早年一直在王爷身边辅佐教导。”

陶娘子就是陶大儒的独女,这陶大儒全名陶鸿兴,阿瑶往日里都听过他的名声,是个书法绝佳的大家,现在一副字画千金难求。

世人都以为他已经死在了战乱里,谁也不知他是跟着李太子隐姓埋名,前几年才去世的,陶娘子是他唯一的血脉,也颇受这些老臣照顾。

阿瑶算是听明白了,喝了口茶水,还细心问了几句她的生活。

乌氏实在看不出她到底介不介意,暗道这小娘子虽说生了副神仙样貌,但是凡人的修养也是一样也不差,心里到有些高兴。

乌氏又同她话了会家常,找了个由头就告辞了。

见乌氏走了,拂冬小声想说些什么,阿瑶摆摆团扇,拂冬心里虽然担忧,但是见这处人多眼杂,也不再说什么。

下午申时,李贵竟然又派人来了。

这次来的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拉了几马车的物件,都说是送给王妃的新婚贺礼。

阿瑶算是琢磨明白了,这几天一个赶一个的,都是奔着她来的,或者是说奔着她身后的李淮修。

这些人最是会看形式,心里觉得元帝没奔头了,李淮修又势大,提前站队来了。李贵也一样,他在京城里呆了这么些年,前朝旧人的那颗心都淡了,如今也是见李淮修又要起势,这才找了由头上门来一探虚实。

柳嬷嬷把这礼单一瞧,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看着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其实好些都是好用易抵换的物件,日后换成金银都十分方便。

“王妃要是愿意给他两分薄面,便允许那小孩回来,若是不愿意给,这物件也不用退回去。”

“这老头子是个人精,昨个上门就是来哄骗王妃的,见王妃聪慧不上勾,这不才巴巴地送些礼物上来。”

李贵也是个人精,他就是来掂量阿瑶的轻重,见是个能自个拿主意的主,今天就人未至礼先行了。

柳嬷嬷难得的呸了一声,“年纪见长,面皮也见长。”

阿瑶觉得好笑,沉吟一会,只说这小孩回来可以,但是不能再李家的族学里上学了。

这算是个大惩罚了,李家的族学说是族学,其实都是李淮修的部下的后人在里边读书,日后出来也可借着这个名头在李淮修面前露个脸。

柳嬷嬷觉得好,当下就叫人去传信了。

夜里,阿瑶坐在梳妆台前擦香膏。

边擦边想着自己该硬气一些,问问那陶娘子的事情,她是不愿意问柳嬷嬷的,得要李淮修亲口说才是。

男人都是一个德行,天天把她抱在怀里宝贝宝贝地哄,任谁也不知道他背后还有个陶娘子呢。

说不定两人青梅竹马,情谊也深厚着呢。

阿瑶越想越气,只觉得若是等李淮修回来了不说出个一个三四五,她也要像婆母杨氏一般,把这房子都点了!

可是阿瑶擦好了香膏,支着下巴在床上看了会话本,慢慢就伏在被子上了。

天色越来越暗,拂冬剪了好几下烛光,阿瑶巴巴地望着门口,眼神湿漉漉的。

这般晚了,哥哥怎么还不回来?

·

昏暗的街道上,打更人远远见了这边的阵势都不往这走了。

李淮修骑在马上,身旁跟着几个部下,叫一群侍卫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