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时间 时间一晃就过去好几个月(第2/5页)

这确实像是老夫人会做的事情。

阿瑶想起小时候,自己同华曼真拌过嘴,老夫人当时没说什么,她一个万事不管的人,回来就为了这两句拌嘴的话大发脾气,说她丢了冯家的脸面。

这样将脸面看得比性命还重的人,知道自己一直被蒙骗,那真是比死都难受,倒不如自己一死了之,为亏欠的大房三房谋个活路。

冯家大房三房确实无辜,阿瑶沉吟一会,叫陈通达去问问李淮修。

其中毕竟还有稚子,不如一家贬为庶人,三代不得入京。

这惩罚也算是很重了,百年若是没有特赦,怕是都与科举无缘了。

陈通达领命而去。

大殿里静悄悄的,一旁的侍女都垂首不说话,气氛有些沉寂。

袁文琪见阿瑶面上像是平静无波的样子,心里稍稍松了口气,“我还有些怕你伤心呢。”

都是相处了十几年的亲人,虽说有过错,但是人就是这么奇怪,心里总是免不了有些伤感的。

阿瑶有些好笑地摇摇头,很轻地叹了口气。

那也要相处了才有感情,她以往孤孤单单的,就是有些惆怅罢了。

阿瑶很轻地拍拍她的腿,找回了刚才的话题,“我是要好好说说你的,日后若是再这般轻骨头,你这两条腿都不够你折的。”

这次若不是方明清正巧巡视哪里,袁文琪这可要遭大罪的。

袁文琪小脸一红,摆摆手敷衍道:“会的会的。”

阿瑶暗自摇摇头。

·

这几日前朝后宫都渐渐步上正轨,徐州的人可就傻眼了。

皇后姓张,张家也是大元的一大世家,作为皇后的母族,前几年的时候也风风光光的,如今世道不同了,立刻就跟个乌龟似的缩起来了,生怕惹了李淮修的眼。

张皇后连连给张家写了好几封信,张家都避之不及,巴不得赶快撇清关系。

张家了无音讯,张皇后急的满嘴火泡,心里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要把她放弃了?

李淮修的人逐渐接手了京城,大周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州,俱都交接的很快,唯有这徐州,离京城也不是特别的远,李淮修不知是什么态度,独独地绕过了这里。

徐州的人难免有种被孤立一般的感觉,如今的张皇后变成了前朝皇后,这些跟着待在徐州的人自然是前朝旧臣,不知道新朝对这批人是什么态度,心里就跟揣着事情一样不上不下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少有真心想跟着张皇后的,徐州势弱不说,这太子也是个混不吝的,未来的下场几乎一眼就能望到头。

这批人都恨不得能立刻回了京城,好向新帝投诚,再为自家谋个打算。

张皇后哪里肯,她如今身边就只有徐王的一万兵力,这些人若是走了,那她才真是完了。

于是一咬牙,叫人封了城,不许人外出。

这些世家起先还坐得住,后来慢慢就开始躁动了。

张皇后自个还痴心妄想光复大元,坐着皇太后的美梦,但是他们不愿意跟着心惊胆战啊。

徐州至此就大乱小乱不断,有人想出去有人拦着,一边还战战兢兢地生怕京城出兵来收复。

李淮修也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与他们大周有仇的是元帝,以及元帝身旁的那些帮凶。

如今元帝死了,那些奸臣也叫李淮修一一清算,剩下的都是些不好处置的妇孺。

比如说元帝的后宫。

这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有些甚至都不是自愿入宫的,李淮修自然不会迁怒到她们身上去,都妥善安置了。

剩下的就是元帝的子女,二皇子叫永王抹了脖子,大皇子还在徐州醉生梦死。宫里如今都是些平日里无人关注的公主,算来算去,加上兵变夭折的,京城里一共还有三个公主健在。

李淮修也是为了安抚前朝旧臣的心,没为难她们,依旧称公主,还留在宫中的也迁出府去。

每年拨些银钱,堵了那些旧臣的嘴。

前朝的解决完了,李淮修就开始封赏身边的老人。

袁文琪的父亲就获封从二品镖旗大将军,举家搬迁进京城,他如今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就是有人知道他先前是个杀猪佬出身的也无人敢看轻他。

袁家一子一女,都成了香饽饽。

袁文琪此番躲进来,就是为了躲她母亲。

“我娘真是疯了,攒了这么高一个册子,要我相看。”

袁文琪抬手比了比,小半个手掌高了。

“盲婚哑嫁的,我才不愿意呢。”

她如今也是个思春的少女了,不再像以往那般将就着。

阿瑶不好说什么,叫她自个待够了就回自个家去。

她如今月份大了,但是也忙着呢,没时间听她整日噼里啪啦地讲话。

李淮修安抚前朝,那些女人间的事情自然就落到阿瑶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