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伯母摆摊(第2/2页)

七点多,正是工人去上班的时候,只是停下来买早餐的不多。

旁边还有卖包子和卖粥的两个摊子,停下来的都去那两个摊子上买了。

只有零星几个因为起晚没做早餐的又想换换口味的人在陆大伯母这买了早餐。

因为还没正式上工,家里的小卖部也不忙,两个弟弟看着就行了,陆妈也在家,陆柔嘉就来到镇上看看大伯母的生意做得怎么样。

刚好这时候有一个人来买牛肉面,其实所谓的牛肉面,只是用牛骨汤煮的面,要吃有牛肉的面,价格可不低。

更何况这时候还没有别的渠道买牛肉,只能在供销社凭牛肉票购买或是在黑市高价购买,现在没人抓了,好买一些,但也贵。

主要的事情还是陆大伯母做,大堂哥面子薄,只是充当保护的作用,这时候治安还不算太平,避免有人以大欺小。

做好这一碗牛肉面,陆大伯母就开始发愁,这买的人太少了,她今天可准备了不少东西。

看到陆柔嘉,她仿佛看到了救星,立马迎了上去,“嘉嘉,你来啦,快帮大伯母看看是什么原因,好少人来买啊。”

把侄女拉到摊位旁边,她开始做起了牛肉面,侄女大早上的走来,肯定饿了。

陆柔嘉开始没反应过来这碗面是做给她的,只是当面做好陆大伯母递过来时,才明白这是给她的。

“不用了,大伯母,我吃了早饭的。”一碗牛肉面不便宜,大伯母忙忙碌碌一个早上自家都没舍得吃。

“吃吧,吃的早饭走过来都消化了,也帮大伯母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买的人这么少,明明很香呀。”

就是因为这牛肉面香气十足,很能吸引人,陆大伯母才决定做这个为主的。

陆柔嘉是个嘴馋的人,既然大伯母都给她找好了借口了,她也就不推脱了,坐凳子上吃了起来。

这时候大家用的都还是木凳子,塑料凳子这里还没有。

吃面这些,肯定有桌子吃最好。

陆大伯母自然明白,就用两张高一点的凳子放底下,铺了一张木板,可以围着做七八个人。

一口牛肉面下去,陆柔嘉很满足,大伯母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听说大伯母的父亲以前是厨师,大伯母肯定学习过。

只是这些年来粮食一直属于短缺阶段,没怎么尝到大伯母的好手艺。

这些年大家做饭都是能吃就行,不敢做好吃,怕大家越吃越多。

吃完面,陆柔嘉一本满足,开始观察为什么生意不好的原因。

这时候已经八点多快九点了,路上人不多,走来走去的是,是知青。

去年开始,就陆续有知青回城,城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工作却还是那么多,疼孩子的家长把工作给了孩子。

但一家好几个孩子的,父母要是给了这个,那个又没有,就会闹意见,只好自己接着上班。

那么没工作的知青就是无业游民了,连临时工的工作都难找,没赚钱又要吃喝穿用,当父母的手里的钱更是要精打细算的花。

这,应该就是为什么生意不好的原因了。

陆柔嘉把自己的猜想告诉了大伯母,陆大伯母一想,连连应是,“肯定就是这个原因了。”

“可该怎么办呢?”陆大伯母发愁了,这要是自己的问题,还能解决,偏偏是大家不舍得花钱。

“不如等镇上小学开学,在小学校门口卖吧,能读小学的孩子,他爸妈至少有一个是工人,孩子嘴馋一些,应该会想吃,当爸妈的给孩子买点吃的还是舍得的。”陆柔嘉提了这个建议。

换地方也是一种方法,或许能行,只是,陆大伯母有些丧气,还以为凭着她这手艺,肯定能挣到钱了呢。

幸好没有做太多,今天就在这卖一天,卖不完到时候让二弟一家过来一起吃,这些这两天还是能吃完的,天冷,放一两天没事。

“大伯母,这小推车不是有小轮子可以推着走的吗?咱们这镇上又不大,你让大堂哥推着,把这片走一遍呀。

再吆喝几声,肯定有人买的。”

比如刚刚说的,那些小学学生,现在没开学,正呆家里呢。

“还是你这个大学生的脑袋转得快。”陆大伯母发出感叹,难怪嘉嘉她爸能带着她男人去深市进货,铁定都是嘉嘉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