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王母娘娘(第5/5页)

秦凤仪笑道:“这样的大好事,也就是师兄拿我当自己人,时时想着我。”

方大老爷心下一暖,想着师弟虽年少些,却很是个灵透人。方大老爷越发温和:“原就是自己人。”

方悦道:“阿,不,小师叔,明儿你换身稳重衣裳。”

“我晓得。”秦凤仪一向偏好耀眼辉煌的打扮,说实在的,还是纨绔审美。但这几年念书,秦凤仪也了解了读书人的品位,基本上就是灰色没品位的那种。但入乡随俗嘛,跟读书人在一处的时候,或者去拜访有学问的人的时候,秦凤仪也往没品位打扮。虽然秦凤仪认为,便是这样也不减他半分美貌,但这种打扮比较讨学术界的喜欢就是。

秦凤仪还把昨日做的文章拿出来给方阁老看了,方阁老指点他一二,与长子道:“过来看看你师弟的文章。”

方大老爷也是正经二榜进士,眼力还是有的。虽然秦师弟口气大,但方大老爷没想到,口气比文章竟大出这许多。这要不是自家师弟,方大老爷必得说一句,就这文章,还敢自称今科状元。

虽然秦凤仪这文章不怎么样,毕竟,举人的笔力还是有的。但方大老爷是拿着秦凤仪的文章与历年状元文相比的,这委实是有些差距了。

不要说状元,这位师弟能不能中进士都两说。

方大老爷没点头也没说话,将文章又还给了秦凤仪。方阁老与秦凤仪道:“比下船那日做得更好了些,可见这几天还是用心念书了的。”

秦凤仪笑:“方爷爷,不不不,师父,这是自然啦!虽然这几天有些琐事,还要正式到我岳家拜访,可我就是出门坐车,怀里也是揣着书本的。”

方阁老笑道:“这就很好。”

秦凤仪立刻露出高兴又得意的模样,他道:“师父,我总觉着我摸着门槛了。”“这话怎么讲?”“就是说不大清楚的一种感觉,这些日子,我写文章,总有一种还能更好的感觉。

具体怎么说,又说不出来,但我能感觉得到。等我找准了法子,一准儿能有个大进境。”方阁老想了想,与秦凤仪道:“待去过卢尚书府上,再去庙里住些日子如何?”“那我不就好几天见不到阿镜妹妹了。”

方大老爷真是开了眼界,就几天见不到人家姑娘,能比春闱的事更要紧!唉,小师弟还是小啊!

方阁老对秦凤仪却是很有法子,不疾不徐道:“你这文章,举人是富富有余了,但离进士的笔力,还是差些的。当初,景川侯定的可是你中进士方能许婚的,你要是中不了进士,便是景川侯府再给你一次机会,也得再等三年,才能与阿镜成亲。那时,就不是几天见不到阿镜了,而是一年就见几天啦。”

秦凤仪想到他岳父那无情无义、铁石心肠的模样,深觉他师父说得有理,正色道,“师父说得是,我是得好生琢磨一二。”

秦凤仪过来一回,见着自己大师兄,又有自己师父,便请教这几日在文章上的困惑,至于方大太太还等着见神仙公子的事,不要说秦凤仪不晓得她们等着见他,就是方大老爷,一时也忘了此事。

秦凤仪用过午饭,就与方悦去了书斋,俩人一并念书做文章。

方大太太着人打听,听到小师弟与儿子去了书斋,立马不叫人打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什么神仙也不比儿子科举重要啊。

方大太太与方四太太道:“以后秦师弟金榜题名,有的是见面的时候,让孩子们念书吧,这样用功,又正是要紧时候。”

方家书香门第,联姻的也多是书香之家,方四太太几个儿子也都是念书的,将心比心,自然称是。

方大太太晚间与丈夫打听:“秦师弟的文章,当真比咱阿悦还好?”可听说这位秦师弟举人名次很寻常啊。

方大老爷道:“他四年前才开始念书,文章上自是略差些的。可你想想,这念四年就能中举人,可见秦师弟资质出众。他的文章,今科把握不大。我看他年岁尚小,要是再能打磨三年,以他的资质,大有可为。”

方大太太也是赞道:“可真是个聪明孩子。”“相当不错。”

方大太太笑道:“先时听说咱们老爷子在扬州收了个弟子,我还以为就是说着玩儿的。”

“这话糊涂,正经孔圣人面前烧了香磕了头的,能是说着玩儿的?”方大老爷道,“老爷子这把年纪,能让老爷子动心,可见小师弟不凡。”

“长得如何?”方大太太想了一天也没见着,愈发好奇了。方大老爷十分干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