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探花之过(第6/8页)

这些王爵敬过一遭酒,就没人再向皇帝敬酒了。秦凤仪朝方悦使个眼色,方悦有些摸不着头脑,秦凤仪看他不明白,眼角往御案上挑了挑。或因秦凤仪动作过大,卢尚书道:“探花郎可是有事?”你这上朝挤眉弄眼,琼林宴也不老实,你是有病吧!

秦凤仪见大家都看他,就说了:“我是想,陛下对我们恩深如海,我看王爷们都向陛下敬酒,我们又不是官儿,而且,新科进士人多,也不好每个人向陛下表示感激之情,就想让状元郎代我们向陛下敬一杯,也是我们新科进士对陛下的感激。”

真是个神人!

这也忒会给自己加戏了!你咋这么会露脸!

秦凤仪完全没有觉着自己是想在陛下面前增加曝光度,但他这种行为在一干子人精老臣里就引发无数揣测。卢尚书冷冷道:“以后探花郎有事可直言,莫要贼头贼脑的,不大雅观!”

秦凤仪气得不行,他还不是一片好心,朝卢尚书翻个白眼,然后举起酒杯:“既然尚书大人这么说,我就直接说了!陛下!我虽然认识您的时间不长,但心里知道,您真是个大大的好人,非但人好,眼光更好,不然,我也做不了探花郎!陛下,我就请状元郎代我们新科进士,敬您一杯,祝您平安如意、威加四海、江山太平、万寿无疆!”之后,给他方师侄使个眼色:你个瞎子,现在明白师叔的意思了吧!

方师侄:师叔你以后有这事,能不能提前知会师侄一声啊!就看您老人家千娇百媚地朝师侄抛媚眼了,哪里晓得您老是这个意思啊!

如卢尚书觉着,宫宴之上,人人该安守宫规礼数,秦凤仪这样的,该斥责下去。

如一些老油条则是觉着,宫宴之中,多少老大人都没有露脸,你个青瓜蛋子,倒是挺会钻营啊。

但其实卢尚书之意,光明正大,他本就是礼部尚书,再加上肃正的性子,而秦凤仪这个探花本是皇帝非要点的,并不是判卷官的推荐,他不喜秦凤仪,理由充分,秦凤仪不符合卢尚书的审美。

但像那些老油条的想法就不对了。现下可不是寻常的宫宴,这是琼林宴。琼林宴的焦点本不是他们这些大臣,而是新科进士。状元郎代表新科进士向陛下敬酒怎么了,陛下难道会不喜欢?只看景安帝笑道:“也赐探花郎一盏御酒。”看给探花郎换了酒,景安帝举杯道,“你们对朕的心意,朕收下了。朕就看你们以后了。”与诸进士同饮。

新科进士们都很激动,觉着荣幸极了。

秦凤仪得一盏御酒,也很高兴,觉着皇帝老爷不愧是有大眼光之人,果然比卢老头儿强一千倍。秦凤仪眉开眼笑地干了,他还亮了亮酒盏,景安帝哈哈大笑,也跟着亮了亮。秦凤仪朝景安帝竖个大拇指,经卢老头儿指点,他干啥都不偷摸了,他是光明正大地干了!景安帝又是一乐,卢尚书气得脸都青了。

秦探花这般得陛下欢心,令一干老臣都不明白了,这小子不就生得好些吗?往届春闱,也不是没有生得好的进士啊,当然,如秦探花这般相貌的,还真没有。也有人觉着,陛下对探花如此青眼相加,怕是看在探花岳父景川侯的面子上,景川侯一向得陛下信重。今又有这么个美貌探花女婿,不看僧面看佛面,如此罢了。

不管别人如何思量,秦凤仪能参加琼林宴很高兴,他吃着这席面儿也很不错,虽然味道没有师父说得那么好,但也还成。

秦凤仪吃两筷子菜,大家作了一会儿诗。景安帝便道:“大家可自行其乐。”秦凤仪方见识到琼林宴的风采,与他们平日间吃酒也差不离嘛。大家认识的不认识的,相熟的不相熟的,觉着对眼便互吃一盏。还有就是,新科进士也要向亲贵老大人们敬一敬酒什么的。

如秦凤仪他们三鼎甲自然是重中之重,方悦颇知规矩,叫着陆瑜和秦凤仪,自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亲王开始敬酒,待听得方悦称呼,才晓得这是愉老亲王,论辈分,这位是当今圣上的叔父。接下来那位年轻的三十几岁的王爵便是当今圣上的弟弟寿王殿下了,秦凤仪见着寿王还怪不好意思的,不由得摸摸鼻梁尖,寿王笑道:“虽未得中状元,依探花相貌,还是探花之位更适合啊。”

秦凤仪笑:“那时我初来京城,非但为了春闱,更是为了我的终身大事,生怕不中就要回老家打光棍了。一时狂妄,我再敬王爷一杯。”

秦凤仪有个好处,他不似有些酸书生拉不下面子啥的,人家是王爷,你死摆个臭架子作甚!秦凤仪从不是这样的人,他出身商贾,对着官员低头,不是什么要紧事。何况,这是皇帝老爷的弟弟呢。秦凤仪自己连干两盏,十分爽快,寿王也是年轻人,如何会为难于他,一笑道:“不过旧事罢了。”又问,“探花郎的好酒,可启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