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甫始心术(第5/6页)

“是啊。”章颜感叹一声,却是心下暗自惊讶,不想秦凤仪这会儿就将山蛮那里的事搁心里了,可见秦凤仪对南夷的考量绝不只是建新城这么简单了。

章颜还有件事跟秦凤仪说:“咱们城里,又来了三家银号。一家是淮商银号,一家浙商银号,一家是闽商银号,求到我跟前来,罗大人肯定也被他们求过吧?”

罗朋笑:“不说我这里,秦叔头都大了。”

秦凤仪冷哼一声:“闽商才有多少银子,他们是自海商而来,与闽王干系颇大。我容他们在南夷城开个分号便是恩典了!淮商银号、浙商银号,虽不及晋商,但他们较之徽商银号也不在其下。不过就他们先前狗眼看人低,眼下也没差事麻烦他们,叫他们老老实实做生意吧。”

以为送些礼、说几句好话、求个情,先时的事便过去了?没这样的好事!秦凤仪还就得拿捏着这两家,先立一立威,叫他们知道些厉害,以后才好割他们的肉!

秦凤仪非说淮、浙两家是狗眼看人低,其实,他们哪里敢得罪秦凤仪,秦凤仪“狗眼看人低”这话一出,章颜与罗朋都不大明白了,想着难不成两家先时得罪过亲王殿下?

秦凤仪并未细说两家银号之事,便带着文臣武将登舟东去,前往番县。

秦凤仪没提前知会范正,说是要给同窗一个惊喜。自南夷城到番县,一路乘船而下,可见西江不少打鱼的小渔船,两岸青山隐隐,绿水环绕,纵多是山野人家,但见茅檐屋舍,青雾若纱,时隐时现,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赞道:“真是好风景!”

章颜亦道:“若单论风景,我们南夷并不输苏杭。只是南夷自来是百越之地,这里是汉人与百越族混居,唐时其实很繁华过一段时间,那时,番县还叫番州,有极大的港口。番州彼时也是十万繁华,那会儿还没泉州什么事儿呢。只是后来战事不断,人们也顾不上做生意了,港口便也凋落了。及至我朝先帝时重开海贸,却是开在了闽地。”

秦凤仪就有些不明白了,道:“焉何会开在闽地?我看地形图,咱们番县的地理位置,比闽地泉州更胜一筹啊。”

章颜道:“我没来南夷前也没留心此事,是来南夷后各县巡视,才觉着蹊跷。后来打听方得知,先帝好文赋,闽王与先帝本就有兄弟之亲,可我们南夷,一向是冷灶中的冷灶,非但哪个官员不得志在朝得罪了人,多是或被贬或是身不由得己来的,少有范知县这样一心为民做事主动过来的。所以,南夷巡抚多是在朝说不上话的。先帝爱赋,而闽王十分会作赋,一个月内作了三十篇赋给先帝,多是说闽地如何贫困,建港后如何能有利于朝廷。先帝登基时,朝廷也不宽裕啊,泉州港一建就是十年,每年几十万两的投入,都是户部拨的银子。待泉州港建起来,这才几十年的时间,泉州便可与苏杭比肩,连闽商都能合股开闽商银号了。”

“我到南夷后,除了山蛮那边儿没去,这南夷的山山水水也算走遍了。去岁,我曾给陛下上书,请求重开番州港,可朝廷银子不大宽泛,最终不了了之。”章颜道。

秦凤仪点点头,笑道:“老章是我推荐来南夷的,老冯呢,你是怎么来南夷做将领的?”

冯将军有些不好意思,道:“下官家里是勋官儿,我爹过世的时候我还小,袭不了官。等我大了去袭官,但是家里太穷,我不晓得官府门道,没打点兵部武选司的郎中,就叫我来南夷了。”

秦凤仪哈哈大笑,道:“你没打点有没打点的好处,跟着本王,以后定有你建功立业之时!”

“哎!”冯将军高兴地应了一嗓子。

秦凤仪带着冯将军过来,是因为这位将军在南夷自是个不得志的,但他不喝兵血。而且南夷驻兵的人数十分完整,便是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兵,该多少人是多少人,并没有吃空饷之事。秦凤仪就很喜欢这类人。官场上来钱的门道很多,秦凤仪最看不起的就是喝兵血、吃空饷两事。

秦凤仪问冯将军:“你知道山蛮的事不?”

“知道一些。”这冯将军虽则长得有些老成,也不过二十出头,人是真正年轻,他道,“山蛮那里也是好几个族群,人口不好计,那边的汉人多是掳掠而去给人做奴隶的。”

秦凤仪道:“那为什么阿金他们这十个部落反归顺了朝廷呢?”

冯将军道:“一则是地理原因。我听说太祖皇帝时,原是想一统南夷的,只是这些土人不好打,你来他就走,一走就钻山,咱们的兵,虽则守城、攻城比较在行,但山里打仗损耗极多。二则……臣不晓得当不当说。”

“只管说就是。快点儿,你是个爽快人,可别来那吞吞吐吐的一套。”秦凤仪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