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发兵桂地(第6/11页)

只是他遇到了一座牢固无比的新城。

城中守军其实不大好,留下的不能说是老弱病残吧,也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兵士了,这也正常,因为要西征,带走的自然是精锐,留守的自然多是些老兵。好在秦凤仪当政后,对兵士进行了规定,四十以上的早令退役了,现下的兵卒,都是四十以下的。故而便是留下的,虽则年纪大些,倒也不至于老迈。

原本章颜、方悦都想着,城中没有大将,事实上,最高军职是千户,连个副将都没有,他俩都想着,实在不成,他俩就上了。结果是李镜自己来的。

李镜也没打过仗,也不过纸上谈兵罢了,可话说回来,谁第一次打仗不是纸上谈兵啊。李镜先召来诸将,听他们说一说如何守城。李镜虽是纸上谈兵,却是个聪明人,她没干过守城的差事,但自这些宿将说的方法里选一个合适的总归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李镜之骁勇,简直令人惊掉下巴,她立于城墙上,挽强弓,九箭连珠,无一箭落空。章颜心下咂舌,暗道:都说殿下惧内,先时还不大信,看王妃这一身的功夫,说不得确有其事啊!便是城中担心的商贾们,被请到城墙见识过王妃这一手超绝箭术,也都回家该干吗干吗了。

战事有李镜接手,章颜、方悦只管操心后勤与城内安稳,先时还只是防守。待得几日,李镜把防守的这些个门道都摸清后,还偶尔令将士主动出城应战,杀他个来回。若不是章颜、方悦死命拦着,李镜都想换上铠甲,亲自下场厮杀一回。这两人是决计不肯让她涉险的,方悦都说了:“你干脆先把我俩杀了,不然,万万不能的!”

李镜也知自己身份不同,倘她真的出战,怕是山蛮拼了性命也要将她留下的。

李镜便在城上,还把童子军们拉出来历练了一回,让他们也与兵士们轮换着守城。

不得不说,山蛮们的运气真的不大好。

凤凰城因是新盖的,建城时秦凤仪就特别注意城池质量,故而结实得很,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砸开口子的。本身攻城便比守城要难数倍,何况城中守军比他们想象中要多。原本山蛮认为,顶天留下五千守军,可实际上正规军便有六千,还有一千五百余名童子军与八百名州府辅兵。这些辅兵暂且用不到守城,他们平日里要维持城中秩序,但正规军与童子军们加起来,已有七千余人。七千守兵对万把山蛮兵,再加上城池坚固,也就是李镜想用此战磨一磨童子军,不然,这一战会结束得更早。就是这样拖着,也不过打了二十天。

待外头山蛮退兵,李镜留下一千守兵,余者全部出城,追击山蛮残部。

待仗打完了,李镜方令人送信给秦凤仪,让他不要担心。

秦凤仪听过侍卫的回禀,又看过他媳妇儿亲笔写的信,以及章巡抚、方悦的联名奏章,一颗心才算安定,喜笑颜开地对诸将道:“白叫我提心吊胆好些天,王妃竟把城守得这么好。”

诸人亦是大喜,赵长史赞道:“王妃真是将门虎女啊。”冯、潘二位将军亦道:“不愧将门出身。”

土人就比较实在,阿金因与李钊共事时间长了,说话便随意了几分,道:“李大人,你家都是姑娘习武,男儿习文吗?”不得不说,这是所有土人族长心中的疑团啊。李大人当然也很好啦,但是不懂武功,原本也不奇怪,汉人是有很多男人不懂武功啦。可是,同为兄妹,王妃武功就这么高,土人便觉着很奇怪啦。

要不是李钊好涵养,真想喷阿金一脸,心说:就你这样,你还想娶媳妇儿哪。他决心回头就跟严家三郎、四郎说一番阿金的坏话去。李钊面儿上却是文雅一笑,道:“皆因舍妹自幼根骨俱佳,故而家传武功父亲便传给舍妹了。我不适合习武,便从文了。”

秦凤仪还得意兮兮地补一句:“严大姐武功不错吧,也不及我媳妇儿哪。”阿金赞叹:“这么好!”

“那是!”秦凤仪对自己媳妇儿向来不吝夸奖的,道,“不是我吹牛,当下及得上我媳妇儿武功的也没几个。”

秦凤仪人逢喜事精神爽,很是将自己媳妇儿大大地吹捧了一回。也的确,此次李镜守城大功,故汉人官员一致忽略了女人贤静淑德之类的美德要求,毕竟在战时,一个能守城的王妃比一个只会坐屋里绣花的王妃有用多了。

至于各土人族长,越发觉着,亲王大人果然眼光好啊,娶来的王妃这般能干。然后,各个给了阿金一个加油的眼神!

于是,阿金的胸脯挺得更高啦!

知道媳妇儿孩子都安全了,秦凤仪也就不急着班师回凤凰城了。有了信州城的经验,桂城的一应收剿安抚之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桂地的地气虽不比凤凰城暖,但现下也不太冷,先得把战亡的兵卒火化,抑或挖深坑掩埋。另则,伤员的救治,还有就是山蛮里那些受毒伤的,现下虽成俘虏,秦凤仪当时急眼出了这招,如今家宅平安,他良心又回来了,想想很不应该,令太医开了解毒方子,统一喝解毒散。也就是秦凤仪了,换第二个人,有这善心都不一定有这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