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义之名(第6/9页)

景安帝细将云贵的形势利害说与长子知晓,大皇子虽觉父亲的话在理,心下却觉着,长此以往,镇南王势力膨胀至整个西南,这也委实优容太过了。

只是这样的话,他如何能与父亲说呢。

大皇子私下请四舅平琳向外祖父平郡王请教,平琳的话就是:“陛下偏心太过。”平郡王所忧虑的,还不只是陛下的偏心。何况,这算什么偏心呢。平郡王知道是大皇子特意令平琳与他请教此事,只得细细地说与这个四儿子道:“不论云贵还是南夷之地,先时对朝中向来无所供奉,如南夷,但有天年不收,年景不好时,朝廷还要赈济一二。如今,南夷好了,所以,大家的眼睛便都盯着南夷了。”

平琳道:“爹,朝廷好地方多了,北有京师、南有苏杭,哪个不是一等一的好地方,谁还眼馋南夷不成?我是觉着,镇南王封地本就极大,交趾又划给了他。如今,云贵也叫他的兵驻着,西南半壁,都是他的地盘儿了。”

虽则平琳一向在智谋上有些欠缺,但不得不说,这句话却正中平郡王心坎儿。平郡王心下亦觉着,景安帝对镇南王优容太过。不过平郡王到底不是寻常人。他平家外姓封王,当年一样有人说陛下对他平家优容太过。想通这一点,平郡王越发沉静,与四子道:“阿琳,眼下西南看着形势虽一片大好,可西南之地,不比中原,不是汉人聚居,而是百越混居,那地方,换个人,谁收拾得了?”

平琳道:“我就不信,朝中就没有能人了?”

“朝中的确不缺能人,但这时候谁接掌云贵都不如镇南王合适。何况,贵地土司还未有臣服之意,现在急什么呢。”平郡王道,“现在急着去夺云贵之权,惹恼了镇南王,倘云贵之地鸡飞蛋打,这个责任,谁来负?”

平琳嘀咕道:“就是鸡飞蛋打,也比叫镇南王得利好吧。”平郡王一掌拍在桌间,怒斥:“你放肆!”

平琳吓得连忙道:“爹,我就随口一说。”

平郡王怒视儿子,冷声道:“你若想成为一流的人物,必然要有一流的眼光。不要见陛下令镇南王驻兵大理,就这样沉不住气!镇南王乃国朝藩王,陛下爱子,倘若不是镇南王抓住时机,焉有今日大理臣服!难道大理在镇南王手里,于我朝还有什么害处不成?陛下圣明,方会令镇南王驻兵大理。因为,大理的形势,只有镇南王最清楚。陛下的眼界,是着眼于全局大势,而不是朝中区区权势之争。”

平郡王最后道:“想跟着陛下的步子,必要跟上陛下的眼光。”想着大皇子到底年轻,还是沉不住气啊。

而接下来,云贵土司的行为,也证明了景安帝令镇南王兵驻大理的英明。

秦凤仪要求大理嫡系子弟来凤凰城学习汉家礼典,以免他们不懂继承制,再酿出什么血案之类的事。在大理段、白、杨三家分别贡献出数名嫡系子弟到凤凰城时,贵地土司终于表示出对朝廷臣服,分别向镇南王与朝廷上了恭顺的奏表,同时,也派出自家子弟到凤凰城念书。

但云贵土司同时又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们派去凤凰城的不过是嫡脉子弟,而有继承权的嫡长子弟,则都派到了京城,到京城国子监念书去了。

这些土司精明得很,他们的子弟一到京城,便展示出了对皇帝陛下的恭顺与臣服。大皇子自是不会放过这等机会,对这几家子弟颇为照顾。

对于此事,秦凤仪便心下不爽,可能说什么呢?他也不能不叫这些人过去京城念书!而大皇子,自然要拉拢这些有继承权的土司家子弟,以准备日后收回云贵之权。秦凤仪这口气难咽,立刻叫云贵土司明白了一句话,那就是:县官不如现管!

秦凤仪先对土司的继承制进行了改革,除了嫡长继承制外,其余土司诸子想要获得官位,必要先经朝廷考核。其次,秦凤仪要求,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征收赋税、修建城池!

同时,统一信仰,祭凤凰大神!

秦凤仪手段繁多,简直令大理诸土司应接不暇。如今,大家都埋怨段土司,非得出这馊主意,把嫡长子弟送去京城,惹得镇南王殿下不悦。可现下,埋怨已是无用。秦凤仪率先做的,便是组织大家伙来凤凰城祭凤凰大神。

这倒不是秦凤仪突然想出来让大家一起祭祀凤凰大神。这说来,还是山蛮给秦凤仪的灵感。汉人的礼仪是每年冬至身为藩王的秦凤仪带着麾下臣属在封地举行祭天大典。为了收拢土人与山民,秦凤仪也时常带着他们一道进行祭祀。后来,不知道这些山民土人怎么想的,大概是因为他们族中并不流行祭天,倒是时常祭祀凤凰大神。方壶出的主意,请秦凤仪带领他们祭祀凤凰大神。如今秦凤仪收服土人与山民,而且待他们与汉人一视同仁,他们想着,不能总去参加汉人的祭祀,咱们也是有祭祀的啊,咱们当祭凤凰大神。只是只他们自己去祭凤凰大神,不大威风。正好,因为秦凤仪先时时常宣称自己是凤凰大神在人间的分身,而且他们已归顺亲王殿下,亲王殿下做一做凤凰大神在人间的分身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