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番外:柳王妃(第5/17页)

秦太太还是很高兴儿子做皇帝的,道,“再说,这皇位本来就该是阿凤你的。”秦凤仪笑,问他娘:“娘,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太太早就想跟儿子说了,秦凤仪这一问,秦太太道:“娘娘长得好,人更好。阿凤你这相貌,就像娘娘多一些,不过你比娘娘生得更好。娘娘极聪明的,我小时候跟娘娘一道念书,我还没把字认全呢,娘娘便都记住了。我小时候能识字,都是娘娘教的,还有记账的本事,也是娘娘教的。唉,我常说,世上再没有娘娘这样好的人了。”柳太后在秦太太心里,自然是天下第一好。而且秦太太是伴着柳太后长大的,对于柳太后的事知道得再清楚不过这跟秦凤仪一叨叨,就叨叨了一个下午,晚上秦凤仪又把他爹召到宫来,一家子一道用过晚饭,秦凤仪干脆留爹娘在宫里歇了。反正,除了内宫,宫里能住人的宫室多的是。

待秦太太再回公府,秦家人再来啰唆什么差事啊过继之类的事,秦太太就一句:

“你们的意思,我都跟阿凤说了。”

秦婶婶一喜,凑近了问:“侄媳妇儿,陛下如何说的?”

秦太太笑道:“陛下说,不论爵位,还是差事,都叫你死心去吧!”秦婶婶好悬没一口气上不来,直接噎死过去。

秦太太一招便解决了婆家亲戚,秦婶婶叫秦太太噎个半死回了家,跟家里老头子一说,非但没得到老头子的体谅,反而挨了两记老拳,被老头子打倒在地。秦二叔倒不是气她没把事儿办好,而是过继啊差事啊啥的,现在啥都不比秦淮夫妇重要啊。这对侄子侄媳妇儿可是皇帝陛下的养父母,皇帝陛下把他们当亲爹娘一般看待,只要侄子侄媳妇儿与他们亲近,什么样的好处没有呢。

结果这蠢老娘们儿,竟把事情搞砸了!

秦二叔简直气个半死,第二日弄了一车礼物,过去跟侄子说好话。秦老爷却不在家,倒不是成心避着自家二叔,只是秦老爷如今掌内务司,这可不是闲差,秦老爷每天早上上朝,然后去衙门当差,待晚上方能回家。何况,秦二叔又没说要过来,自然扑了空。

要说秦太太原是在家的,结果一早上被柳舅妈请了去。

话说,秦凤仪给爹娘赐爵后,自然也不能忘了柳三舅。柳家为柳太后娘家,秦凤仪正经舅家,就凭外戚之家,便可赐爵,何况,柳三舅于兵器锻造之事颇为精通,在南夷委实帮了秦凤仪大忙。

待将柳三舅从南夷召回,秦凤仪并没有让舅舅在工部任职,而是在郑老尚书卸任兵部尚书之位后,让柳三舅转任了兵部尚书衔。郑老尚书因其年迈,在北征之战大胜之后便想辞了相位,致仕回乡的。秦凤仪一时间还真是舍不得郑相,很是恳切地挽留了郑相一回。郑相却坚辞了兵部尚书之职,他眼下既为内阁首辅,还要忙着兵部的差事,也委实有些忙不过来。秦凤仪很没客气,把兵部尚书之位给了柳三舅。

柳三舅的爵位,并不是外戚常用的承恩公一爵,而是另赐的柳国公一爵。说到柳家这爵位,也够京城人看笑话的。

秦凤仪不止一个舅舅,他有三个舅舅,大舅当年随柳侍郎陪先帝去陕甘,结果与先帝一众人死在了陕甘。二舅就是前恭侯,后降爵为恭伯。三舅是举家陪着秦凤仪到南夷去的,如今这柳国公一爵,也是赐给了三舅。

柳三舅很觉着受之有愧,他本就不是谙于政治之人,他觉着,他就是给外甥私地里主持了锻造兵械一事儿,也兼职改良了军刀。柳国公认为,这不是应当的吗。他做舅舅的,本就该帮着外甥。若是因这点小事便赐爵,他的功勋还够不上公爵呢。而且柳三舅想着,他大哥家还有侄子在呢。说到他大哥一家,柳三舅当年举家随秦凤仪南下,他大哥家年长的侄子也跟着去了好几个。柳三舅就觉着,他这支毕竟不是长房,是不是这柳国公一爵,该赐给长房侄子柳宏。

柳三舅虽则于政治上不大成熟,可为人也不是没有心眼,私下同秦凤仪谈及此事,柳三舅道:“我当初帮你,还不是应当应分的。这爵位,原是因你母亲而赐。这外戚之爵从来都是要赐给长房的,大郎他们几个,对我这个做三叔的一向敬重,我又怎能占了他的爵位呢。这爵位,还是给大郎吧。”大郎,说的便是长兄的嫡长子柳宏。

秦凤仪当初给柳三舅赐爵时,李镜就说过这事儿,道:“外戚之爵,素来是给长房的,没听说长房尚在,而因陛下偏爱便给三房的。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挑拨长房三房不和?”

今见柳三舅特意过来说这话,秦凤仪笑道:“这事我早晓得,赐爵旨意上也说了,是赏舅舅在南夷诸功以及军械上的改制之功。至于长房的承恩公爵,待赏功之后,方是外戚赐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