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祭奠有什么用,人死了又享用不到。魏瑢咬着牙,“我只是不平,不甘,她究竟做错了什么!”

德妃低头看去,她洁白的贝齿咬着唇,小脸煞白,泪光涌动。说着委屈的话语,偏偏眼中全是光亮。

她叹了一口气,“她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世道如此。这世间事情,终究逃不过无奈二字。”

“我不服气,明明错的人是皇上,是他将满宫妇孺之辈抛在京城。回头却又责备这些人。”魏瑢语调愤慨。

明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却置之不理。

放松他为恶也就罢了,帝王之道,为了大局,牺牲弱小也无所谓。但回过头来,却又对这些被欺凌的弱小施加更残酷的迫害。仿佛这些人丢了他的脸面。

这种行为,魏瑢只觉得恶心,原本对康熙还有些帝王滤镜,此时破碎地一塌糊涂。

她知道,在康熙甚至德妃这些高高在上的主子心中,宋清儿这些人的性命是真的不值钱,哪年宫里不死上几个啊?自己郁闷病死的,被人坑害弄死的,都懒得追究。

就像是笼子里的鸟儿。死了也就死了,反正还有新的。

德妃只能沉默以对。

她是何等聪慧通透之人,立刻看出,魏瑢的控诉,是直指康熙。

德妃有着两世记忆,比旁人更明白大阿哥在后宫的那些龌龊事儿,宋清儿这几个,未必都是被他沾染过了,有的只是察觉了此事,所以灭口罢了。其实在大阿哥淫威之下,这些弱女子也是身不由己。

君王无情,康熙其实是个无情的人,偏偏又特别喜欢经营仁义宽德的名声。

从这点儿来讲,反而是她那个好儿子更爽利些,至少他厌烦了,就不会去虚伪矫饰,非要当什么圣德明君。

魏瑢无比地怀念后世,相比起这个冷酷尊卑的世界,那真是天堂一般温暖的地方了。

德妃叹了一口气,抬手按在魏瑢的额头上,柔润的发丝触感,她揉了揉。

“别难过了,反正你明日就要走了。”乌雅氏的当家夫人明日入宫给德妃请安,因为她次女即将成亲,德妃早早备好了几样大件儿的屏风等物给侄女添妆,七八个大箱子,正好让她借机出去。

魏瑢抱紧了杯子,低下头,“奴婢明白,不会做出糊涂事儿的。劳烦娘娘来这里费心了。”

她明白,德妃过来,不仅是关心她的身体,更是生怕她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坏了出宫计划。她当然不可能那么幼稚。

幸而,这个冷酷的地方,她明日就能离开了。

***

从小屋出来,外头阳光正好,照着满地盛开的花木。

德妃放缓了脚步,她明日是能离开这里了,但自己却又要在数年之后,亲手将她送到另一个牢笼里头。

想到那眼神中的光芒,德妃叹了一口气。竟然有些不忍心了。

两世为人,竟然会生出怜悯的情绪来。

回了永和宫,

偏殿东头的角落,青石板上,秋意还跪在那里,眼圈泛红。

德妃平淡地瞥了一眼,回了殿内。

进了内殿,管嬷嬷迎上来,笑道:“娘娘,刚刚李公公来传话,皇上召您去干清宫伴驾呢。”

德妃伴驾是常态,并没有那等小妃嫔的诚惶诚恐。

坐在梳妆台前,她不紧不慢地梳妆整齐,顺口吩咐道,“外头秋意等到了时辰,就让她起来吧。”

换了衣裳,又转头吩咐管嬷嬷,“另外,今秋有一批放出去的宫女名额是吧,将她的名字添上。”

虽然大清后宫的规矩,宫女要满二十五岁才放出去,但偶尔也有报病弱痼疾提前几年的。

这算是她给这丫头最后的仁慈了。也看在她没有真干出什么蠢事的份儿上。

管嬷嬷低头领命。

德妃出了永和宫,登上轿辇,去了干清宫。

***

养心殿内,康熙坐在桌案边上,提笔写着一本奏折。

德妃安静地立在旁边,替他研墨。

红袖添香,两人之间有种沉静和谐的气氛。

梁九功趁着入殿奉茶的功夫看了一眼,就命等在外头端着绿头牌的宫人退下了,这光景,今晚肯定是德妃娘娘侍寝了。

一口气批阅完,康熙揉着额头,茶水恰到好处地奉了上来。

康熙接过抿了一口,香醇甘甜,不禁笑道:“还是你最知道朕啊。”

“皇上过誉了。”德妃笑容温婉。

康熙最赞赏的就是德妃这般宠辱不惊的性子,这些年他看得清楚,四妃虽说平起平坐,但惠妃太过功利,荣妃性格庸碌,宜妃的爽利性子虽好,却不够缜密心细。唯有德妃事事从容,进退得宜,最让他满意贴心。

在她身边,有种在其余妃嫔身上都没有的安宁祥和。康熙有时候会想,民间所称的老夫老妻,大概就是如此了。

到了这个年龄,膝下皇子又多,康熙已经不准备再册封皇后了,将来的后宫,就交给德妃主持,荣妃和宜妃辅佐吧。德妃可以先提为贵妃俸禄,等过段日子再正式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