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3页)

***

康熙的葬仪还没有操持完,又一个消息传来。

被圈禁的三阿哥终于抵受不住心中的负罪感,在一个深夜自缢身亡了。

虽然让众人意外,却也在预料之中。

太子在早朝上很是洒了几滴眼泪,本想着将三阿哥恢复王爵,却被朝臣阻止。弑父的罪责在这个时代是不可宽赦的重罪,纵然三阿哥是无意之间的行为。

最终议定了还是按照奉恩将军的规格下葬,只是其罪不追究遗族。

就这样,朝中上下均称赞太子宽仁。

***

天边泛起一丝白茫茫的光,冲破黑夜的笼罩。

凌晨时分,守夜的宫人大都抵不住睡意的煎熬,昏昏沉沉着。而负责早膳等差事的宫人则早早起身,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座庄严肃穆的宫殿,正处在由静谧转入活动的交界点上。

一个人影慢慢登上了保和殿偏殿的顶楼。

遥望着天边那抹光,梁九功因为哭泣过多而浑浊的双目闪现久违的光芒。

“皇上,奴才今日就要下去陪你了。”他喃喃说着。

虽然看不见太子伏罪的一日,他相信,这朗朗乾坤,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刻。

今天,就让他当这拨开云雾的第一个棋子吧!

他闭上眼睛咬牙,纵身一跃。

路过的小太监提着宫灯,冷不防前头黑影落下,重重砸在地上。

几个小太监惊叫起来,如一颗小石子打破了湖面的寂静。

***

雍亲王府的书房里。

胤禛背负着双手,静默地站在桌案前。

胡子花白的林太医跪在房中,战战兢兢,半响,抵受不住这压抑的气氛,试探着抬头:“王爷,臣所知的全部说出来了,绝无一丝隐瞒。”

胤禛垂眸,“林太医辛苦了,你回去吧,记得今日之事,不得外泄。”

林太医如蒙大赦,赶紧退了下去。

胤禛按在桌上的手微微发颤,他这些日子里一直在暗中调查那晚的始末。

他如今深得太子信赖,又是诸皇子之中最年长的,查起这些事情来效率比三阿哥高多了。

威逼利诱的手段施展出来,林太医将所有细节都说了出来,包括那晚上太子手背的血痕。再配合几个侍卫听到的只言片语。

答案不言而喻。

胤禛满心苦涩,直到现在他都无法相信,太子会干出这种丧心病狂之事,也许权利真的能让一个人疯狂吧。

不仅弑父,还有三哥的死。

这样的太子还能继承大统吗?天理国法都不能容!

正沉思着,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小盛子推门进来,急促地道:“主子,不好了,梁九功今早在宫中跳楼自杀。”

他语调发颤,在他们这些太监眼中,梁九功爷爷就是人生的巅峰了。如今不比前朝,不可能出现操弄权柄的东厂西厂之流,如梁九功已经是太监中的人生最赢家了。转眼却是这般下场。

胤禛表情冷彻,不必他出手。

梁九功这一死,太子是再难安枕了。

随着梁九功身亡,果然第二日朝中就渐渐起了风波。

谁让他之前逢人就要说一遍,要去皇陵守陵,替先皇守一辈子呢。如今却突兀地跳了楼。

被灭口了!所有人不约而同想着。

再联想之前莫名自尽的三阿哥,渐渐地有些谣言开始隐秘地浮动了。

太子在宫中勃然大怒,将负责看守梁九功的几个人重重责罚,但一切都徒劳无功。

***

入夜之后,永和宫早早熄了灯。

漫长的哭丧守灵让所有妃嫔和宫人都疲惫不堪。

德妃向来体恤下情,将很多日常差事都免了,身边服侍的人也减少,让众人早早歇息。

管嬷嬷伺候德妃散了发髻,换了寝衣就退下了。

寝殿里大多数灯烛都熄灭了,只留着桌案那一盏,昏黄的光线照在乌发披散的德妃身上,宛如明月生辉。

她走到梳妆台前,从三尺高的琉璃镜底座下暗格里头,取出一物。

赤红的宝石映着月光,发出迷人的色泽。

正是之前太子遗失的那枚戒指。

德妃盯着熠熠生辉的宝石,眯起了眼睛。

网都已经布好了,该什么时候收起来呢?

只是如今动手,终归是再次便宜了他。

她的十四,还是年龄太小。

德妃攥紧了戒指,目光沉沉。

***

暮色低垂,太子坐在养心殿内。

处理完一天的政务,太子满心疲惫,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紧绷。

因为三阿哥和梁九功的死,朝中渐渐开始有了不利于他的谣言,只是碍于没有证据,没人敢出头。

等到登基大典就好了,只要自己名正言顺登基,栽培起属于他的势力,还有谁敢非议皇帝呢。

就是登基之前的这段日子,格外难熬。

这样紧绷的状态,他格外想找个地方发泄出来,偏偏如今国丧,女色酒水一概都不能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