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5页)

这是这几个夜里,常见的戏码,况且这老道离泰康帝还有两步远的距离,所以侍卫们没有特别注意,借着拂尘的遮掩和殿内其他的香火,青烟袅袅,很快,原本皱着眉的泰康帝眉间都舒展了,他脸上洋溢起了幸福的微笑,想必这一次也会像前几次一样,早上精神百倍的起身。

唯一有点隐患的,就是泰康帝越发的离不开这所谓的清修,但这不正好就是几位道长希望的嘛,于是这点隐患也变得不再是隐患。

察觉到泰康帝毫无动静了,几个道长直接起身,也开始转圈念经,实际上是这大冷的天,一直坐在蒲团上,地下透上来的凉气也是很渗人的。

屋外,冻得恨不得直跺脚的罗公公,对这几个老道那是恨得牙根都在痒痒。

泰康帝今夜很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来这清修了,如今,朝堂上的事,泰康帝交给了珵王,九皇子也领着差事,但不比珵王都有了隐太子的名头。

这些混账的妖人,不知给圣上灌了什么迷魂汤,圣上如今万事不上心,且被忽悠的修心养性,半点女色不沾,一心一意就惦记着在此处修炼。

宫里往此处捐了大笔的香火钱,甚至这些妖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但泰康帝不仅不发怒,相反,这些道士求得越多,泰康帝越高兴。

泰康帝的每日的精神头看的罗公公都在害怕,因为泰康帝的年纪就在这摆着,要想恢复年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事实就是,泰康帝每日精力旺盛的不正常,要不就是和那些妖人一起,一心一意的钻研在长生不老的典籍里,要么,就花了大价钱,去民间搜罗些稀奇古怪,价值不菲的东西,什么几百年不化的朱砂,什么雷劈而未死的柳木、桃木,什么吉祥如意的象征,白龟.

这些种种事情,珵王都帮着泰康帝瞒下了,才没让朝堂里出现对泰康帝的非议。

罗公公偷着取过这殿内的香烛,茶水,甚至是蒲团,一一查验,均毫无问题。

像是罗公公他们这种内侍,或是屋里的这些装神弄鬼的人,都是凭着皇帝对他们的宠信。

你说,皇帝的那点子眼神落下,能有多少呢,他们那还不得争个头破血流?

所以自古以来,不是太监和这些神神鬼鬼的妖人勾结,沆瀣一气,就是一方踩死一方,压的对方没有出头之日,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井水不犯河水一说。

但罗公公跟着泰康帝这么多年,他还能不了解泰康帝吗?

泰康帝王是个酷爱制衡的人,他手下的人,无论是内侍还是大臣,甚至是宫妃,都一定不能是统一的,不然他不会放心的。

所以,只要罗公公没疯,他就知道自己和殿内的这些妖人没有和解的一天。

就像现在,他被找了借口推拒在外,这么大的宫殿,他不相信没有一个能让他落脚的地方,殿内的隔间处,还有侍卫呢,但对着他,没有,就是没有,这几个字,冷冰冰,硬邦邦的砸在他的头上。

明知道这是泰康帝默许的,但是罗公公敢怨恨泰康帝吗?

他不敢,所以他满腔的怒火只能缩在心里,瞧着吧,这些妖人有落在他罗公公的手里的时候。

狠话放完,晚春寒的一阵风吹过,罗公公捂着嘴,死死的捏着鼻子,不叫自己出声。

正憋着,不远处,有人接近了,罗公公眼神尖利的扎过去,看清了来人,是善桐。

“罗爷爷,”善桐无声的小跑了过来,没等罗公公呵斥他,他就将手里抱着的桶打开,里头是一罐封得严严实实的热汤,下头固定着个小火炉烧着,“爷爷,您先喝口热汤暖暖身子。”

罗公公眼睛红了些,恩,被风吹的,他一手接过了汤,一手用拂尘砸着善桐的帽檐,小声的骂道,:“小兔崽子,抱着这东西来,也不怕里头的炭火漾出来,烧死你个小兔崽子。”

善桐的脸被风吹的红彤彤的,他咧着嘴一笑,:“没事,我皮糙肉厚,扛得住,爷爷快喝些暖暖。”

说着,放好小桶,善桐麻利的从怀里掏出了个铜手炉来,:“爷爷揣着,还能暖好一会儿呢。”

罗公公接过了手炉,垂着头喝着汤,喝了一半,将剩下的热汤放回了善桐的手里,:“爷爷不能多喝,剩下的你也喝了吧,灌了一肚子冷风,不注意,有你明天难受的。”

善桐明了,捧着碗一气喝了,随后,他用袖子擦了擦嘴,:“爷爷注意身子,别往风口上站,善桐就先回去了。”

麻利的收拾好东西,善桐就匆匆离开了,罗公公站在原地,看着善桐离去,手里的暖炉像是一路暖到了心里。

罗公公转过身,躲在了柱子后面,他紧紧捏着手里的铜炉,想着温暖的殿内,那些妖人装模作样的姿态,和往日里对着他们这些内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