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傻瓜,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第2/8页)

“是的,我们修缮我们的内心世界,足够强大的内心,就能克服困难。《圣经》里说:你们的装饰不应是外面的发型、金饰、或衣服的装束,而应是那藏于内心,基于不朽的温柔,和宁静心神的人格,这在天主前才是宝贵的。你们应该彼此相爱,因为爱德遮盖许多罪过,要彼此款待,而不出怨言。”

“Vivian,每次见你,我都有所收获。”

“希望再见你,是你和方先生来此举行婚礼。”Vivian祝福。

苏绿幻想着在这个教堂和方卓昂举行婚礼的场景,她穿着圣洁的婚纱,和他交换戒指,承诺一生一世无论贫穷或疾病都不会离开对方。

那是梦中的婚礼。

离开教堂前,Vivian指着教堂前排坐着的一位男子,说:“他叫季云燃,这一年来,他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忏悔,他的妻子和孩子同时落水,他全力去救,为时已晚,他自责自己没有救活自己的家人,终日活在回忆里。苏绿,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他不应该这样,斯人已去,他该重新活着。他已尽力去救了,无需忏悔。他这样子活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也不想看到。”苏绿看着男子微驼的背,想着,这必是一个深情的男子。

“愿他早日解脱,阿门——”Vivian祷告。

这一次相见,不知下一次相见是何时。

彼此相爱,彼此款待。

苏绿坐在禄口机场的候机大厅里。

短短的一天时间,从北京到南京1200公里就能往返自如,世界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反而更加遥远。

经历这一天,苏绿有些恍惚,当方卓昂的电话打来,她才想起,她匆忙来到南京,都没有和他说一声。

“吃饭了吗?”他声音干涩。

“吃了,你在哪儿?”苏绿问。

他很失落地说:“我在机场,我妈要回家,刚上飞机。”

她惊讶:“怎么突然决定回去了,不是要在北京长住吗?”

“家里有些事,她想回去就让她回去吧,你在学校吗,要不要我过来看你,不过得甩掉那些麻烦的记者。”他说。

苏绿不想让他知道自己来南京了解自己身世的事,说:“不用来了,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剧组选女演员的活动,我要加紧学习一些专业知识,等我顺利晋级,我们再见面吧。”

“是不是张言瑜当评委的那个海选活动,我相信你的实力,那就好好努力。”他给她鼓励。

自身矛盾的纠缠,使苏绿无心去关怀方卓昂的处境。

她爱他,这是永不会磨灭的。

愿在穿梭变迁的时光里,所爱之人是亘古不变的。敢爱你一天,就敢爱你有生之年。

登机之前,手机再次响起,周丹娜这个玩消失的人总算是打来了电话。

“周丹娜,你去哪里过好日子了,电话打不通,你是要把我急死吗?下次再这样,我可就不认你这个朋友了。”苏绿劈头盖脸先把周丹娜一顿说。

“别这样呀,我错了,我和何修年在欧洲十国游,不好意思,玩得太尽兴,把你忘了,等我回来,我就找你,你就原谅我吧。”周丹娜讨饶。

“看在你如此怡然自得畅游十国的份上,我就原谅你了,和何修年好好玩吧,国际长途很贵的,不说了,祝旅行愉快!”苏绿挂了电话,有些意外,何修年是怎么转好了,会陪周丹娜去旅行。

她想到方卓昂说的那个环游世界的未来计划。

绕着世界走啊走,在某一处小镇累了,那就停下脚步,开一家小小的店铺,两个人经营着店,时光静静走过,没有大富大贵,有的是寻常夫妻的平淡相守。

回到北京,苏绿保守起了那个秘密,对于自己的身世,她连艾细细都没有说。她只是说去医院看望宋院长,而也没有让方卓昂知道她回过南京。

这个秘密,她要守口如瓶。

她和艾细细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海选预备,喜怒哀乐,各种场景反复练习,信手拈来的一个剧本桥段,她要以最快的时间入戏,包括台词,也要有适当的语速和语感。

两个人一起练对手戏,练对白,半个月下来,都进步不小。

她们都抱有希望。

海选的前一天,方卓昂打来电话,听得出来他为工作的事忙得焦头烂额,还不忘鼓励关心她。

“明天上午的海选,紧张吗?”

“说一点也不紧张肯定是假话,评委是明星和大导演,我必须打足十二分精神,你等着我的好消息。”苏绿说。

“好的,你今晚休息好,明天发挥正常,就足够过关了。”他接着又叮嘱了她几句,才挂了电话。

海选当天,艾细细先进去,苏绿等在门口,不多一会儿,艾细细就满脸笑容跑出来了,抱着苏绿说:“我通过啦!第一关,顺利通过海选,我好激动,第一次和张言瑜那么近距离接触,她还和我握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