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番外3(第3/3页)

而且这后来建的吧,也不是兴盛七年一下子就建好了,而是建了大半,剩下的连连续续建了好些年。不过,唐盛的因着是秀才,在兴盛七年就建好了。

再去查迁入的户籍里,也没有从京城迁过来的,更不要说是迁来一家姓唐的了。

两人出了县衙以后,应禹海就让人去给唐家通消息了。

白忠要去李家村那边问一下情况,白金团自然是跟着,不过他有些奇怪:“这唐老头都七十六了,子侄辈的怕是都死了好多,怕是问不出什么情况吧?”

他们可不是第一次来了啊。

“总要问过才清楚,万一呢?”白忠瞪一眼儿子。

不过去了后,在附近村子雇个人给了点钱,使他去打听,也没打听出什么来,两人只好回去了。

见事情没有什么进展,两人就回京城去了。

到了京城以后,把情况都给主子说了,白忠得到了一个消息,唐家那小子是八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不是十四岁。

京城这边,气候潮湿,不像北方气候干燥稍微保护一下五六十年前的册子都好着。

京城这边,六十年前的岁考卷子早都积压在了箱底,很多都发霉毁坏了,没有找到唐家孩子的卷子,对不了笔迹,也查不出唐家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不过他家主子还是从唐家那孩子的夫子的后代那里问出了那孩子的名,不叫唐盛。

还有,虽然时间久远,他家主子也查出来了,唐家那孩子二十岁左右才离京的,不是十五六岁,至此,基本可以确定,两个唐家不是一个唐家。

他们却是不知道,奉天县里这边的户籍,是唐老爷子很多年前就找人改了时间的。

而且当时,唐老爷子使了钱,户籍不是从京城迁入秦省咸阳府奉天县,而是补办的。这样虽然想要回家产的话不能证明身份,但若没什么地位的话,能证明身份也要不回来;有了地位,这种事反倒不是什么难解决的事了。

其实就算是六十年前的卷子没有毁坏,里边也没有了唐老爷子的卷子了,他的卷子早被他外公使人给毁了。

至于姓名,唐老爷子夫子的后人倒是没有骗左家的人,不过,唐老爷子的夫子却骗了自己的儿孙,他们记住得姓名都是错的。

至于在村子里没有问出消息来,本来时间久远,经历过唐老爷子从京城搬过来的人全都去世了,少数知道这事的人也没几个活着,活着的也不太清楚,还都是与唐家关系亲近的。

早在唐老爷子走之前,就已经叮嘱过这些人,打听唐家以前事的人,都说不知道。应禹海给唐爷爷报信后,唐爷爷又叮嘱过一遍。

总之,唐老爷子早想着可能会有人来查他家,是以早早的从各方面就做好了的准备,不怕人查,也就没有给家里嘱咐这方面的事。

是以,白忠父子才会空手而归。

原本白忠主子还没死心,想找个机会再试探一下,没想到他自己遇到了一些麻烦,自顾不暇,根本没机会管这种事,白忠父子也被派出去了。

再加之之前也没查到什么,他家主子也就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