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赐名(第4/6页)

“好!”

没有震撼,没有欢喜,没有诚惶诚恐。更不存在说心中狂喜,面上却磕头说不可,绝没有这个心思云云。

平淡的,好像爷俩在研究晚膳用粳米还是面条般。

让雍正都不由怀疑:这孩子到底听清楚他话里的意思没?刚待出言试探两句,小家伙就又郑重脸开口:“孙儿知道按照常理,您该选四伯、阿玛或者小皇叔。父传子,才是最最正常的打开方式。”

“可四伯急功近利,为重得您信任竟敢铤而走险。又蠢到为表忠心,自己也服食。结果不但差点害了您,也坏了自己的身子。只此一事,就说明不是个可托付的。”

“阿玛生性不羁,最不喜束缚。也向来志不在此。勉强为之,说不定学了明朝的嘉靖呢?”

三十七年不上朝什么的,大清可没有张居正啊!

至于弘曕、永璜、永琏几个,永瑛连提都没提。只继续郑重脸:“既然皇玛法只能从皇孙中选择,又恰恰好瞧中了孙儿。而孙儿也有志于好生学文习武,学习为君之道。就一定会沿着您的脚步,秉承您的思想,尽力把大清带到更好、更强的境地。”

“嗯!”雍正伸手,爷俩郑重击掌,许下这终生誓言。

打这以后,在学文习武之外,永瑛就又多了个养心殿助皇上看折子并草批的任务。

何为草批?

就是看过后,将自己的意见写于另外的纸上。等皇上复批,若可,便直接采纳。不可,爷孙俩便就那份折子展开教学,细细总结欠缺在哪里,又何处不妥当?

至于说临近年关,正是封笔时候,并没有许多奏折?这对雍正这个一国之君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好么!从存档里找出些有代表性的来,着人一抄,就是很好的教材。

介于永瑛记性好,学习能力也强。又从小耳濡目染,有雍正、允祥这两个顶级老师并一众当时名儒教导。本身水平就不能以年龄计,用于教学的折子又比较浅显。

初初试验,成绩就特别的斐然。

让雍正将他十三弟唤进宫来,设酒备宴地好一顿夸耀:“好,好啊,小小年纪竟有如此优秀。实在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此子若初心不便,一直这般聪慧而又刻苦,大清必然在他手中更上层楼。”

“如此,朕便是即刻闭眼,也不觉无颜见祖宗啦!”

“可别别别!”允祥连连摆手:“皇上可不能出此不吉之言,永瑛再好,也是个孩子呢!双肩稚嫩,经验稀缺,且担不起这万里河山。需要您斧正教导之处多着……”

“嗯嗯!”雍正点头:“对,也需要十三弟。咱们兄弟啊,都得好生坚持着,好歹等永瑛大婚真个能独当一面了,才能含笑九泉。”

十三笑着抢过他手中的酒壶:“既如此,四哥就别贪杯,咱们浅尝辄止,断不可酗酒伤身啊!”

雍正不愿终止这为数不多的小爱好,忙出言阻止:“哎别啊,这可是老五家的新使人鼓捣出来的纯粮蒸馏酒,颇为少见。”

“也颇烈,容易醉人嘞!”十三含笑补充:“侄媳妇使人送过去的时候,就已经清清楚楚交代过了,难道下头奴才疏忽,竟没禀告皇上?”

那但凡是,臣弟就挖地三尺也要找出这个背主祸害的表情。特别轻易的,就让雍正熄了随便找个人顶缸的想法。只讪笑点头:“告知了,告知了。唯恐传话奴才有什么不详尽,还特特写了信。这,这不是心中欢悦,想与十三弟痛饮几杯?”

十三笑:“四哥快疼疼弟弟。自打弟弟染了那鹤膝风恶疾后,就被您弟妹严格看管。偶尔小酌可以,但绝不能醉酒伤身。书房连个地龙都没,这时节烧几个碳盆子都是冷的,四哥总不忍弟弟受罪?”

雍正:!!!

就很无语地看着他:“一个个的,都和硕亲王呢,居然惧妻如虎。你,你们都不怕污了咱们大清皇室的威严?”

一个都,一个你们,特别轻易地就让允祥窥见了其后的秘密。

知道自己是做了好侄子的池鱼。

这一个答不好啊,伤的可是两个亲王福晋。而这俩福晋中,大的这个是他挚爱,小的于他有恩。助他摆脱了鹤膝风恶疾,将他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允祥轻笑,颇有些腼腆的样子:“四哥这话说的,怕福晋又不是什么坏事儿。虽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那么一来,与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经历了这么多辗转坎坷,弟弟只觉得所爱仍在身边就是人生至福。早年弟弟落魄,病弱,命悬一线,您弟妹一直生死相随,无怨无悔。为我生儿育女,陪我辗转飘零。始终不离不弃,诸般真诚可不就让弟弟珍爱非常?”

“常恐自己做得不够好,把她给遗失了。不是怕她如何如何,而是清楚知道,离了福晋,再也没有这么个一心为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