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6/7页)

陈梁低头看了看自己,可能真的是父母看孩子天生就带有滤镜吧,反正他是不觉得自己有啥好担心的。

路上遇到的事儿,不是劫财就是劫色,他看起来也不像是个有钱人,至于……呵呵。

但他爸妈都这么说了,陈梁还是答应了下来,不过最终还是要看调令下来的时间,以及江二郎准备出门的时间。

谁知,他这边才刚答应,周生生转身就去江奶奶跟前吹起耳边风。

她本来就擅长嘴皮子工夫,加上她老早以前就认了江奶奶当干奶奶,几句话下去,就让江奶奶站在了她这边。

江奶奶一听如今路上还不太平,至于他们之前出门,一则是带的人特别多,赵家随从还有去县城那头送货的商队等等,二则还是在府城境内的,所以才会那么顺利。

但从府城去京城,何止千里,路上就算快一些也要一个多月,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再一个,如果是去京城,肯定是要跟着商队的,但这个跟送书的商队是不同的,从南到北,若是不送点儿值钱的货物,多亏本呢!而商队所送的货物一旦特别值钱,又很容易引来歹徒的窥视。

总之,非常危险。

偏生江二郎还是个文弱书生,哪怕他看起来比一般的书生确实要强壮不少,但真要是遇到了打劫的,他确实没啥用。

在周生生的渲染下,江奶奶差点儿要说算了吧,别去了,举人也可以了。

但很快,周生生又道:“让陈仵作跟着一起去!我听说啊,仵作身上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让歹徒没法靠近。而且就他那个模样,看着是不是特别有信心?”

说真的,江奶奶没感觉有啥信心的,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陈仵作时,当时他还是个杀猪匠,通体的杀气,一脸不好惹的表情,只觉得吓人。

等后来他不当杀猪匠了,跑去当仵作了……

仵作啊!

光是听着就很渗人了。

江奶奶唤来了江母,如此一番说道后,婆媳俩瞬间达成一致,决定让江二郎跟陈仵作一起上路。

至于陈仵作的调令啥时候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调令来了再出发嘛,横竖会试安排在年后,只要别太晚出门就行,稍微等一等还是无妨的。

正好……

“二郎媳妇儿到现在还没怀上崽子,不就是因为二郎老不着家?让他待在家里,好好待着,啥事儿都别做,一定要让他媳妇儿怀上!”

婆媳俩再度达成共识,两人的脸上露出了一模一样的奸笑。

周生生不得不承认,江家的画风就是跟别人家不一样。

搁在别人家,那是婆媳天生仇敌,妯娌互相看不惯。但放在江家这边,那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瞅瞅,一个两个的,都是千年竹笋成了精!

还真别说,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事儿,确实成功的几率会很大的。

等赵闰土亲自下场把《好日子》复原出来后,又亲自领着一帮人吹拉弹唱,瞅着差不多了,又让江奶奶带着她的老年腰鼓队上台,当前奏响起的那一瞬间,气氛立马来了。

然后就是欢度中秋文艺汇演。

再接下来,赵闰土又去加班了,他临时搞出了一个系列,叫做金举人考卷系列。

古时本来就是金举人的说法,但这里特指江二郎。

新的系列其实就是将原本即将出版的新题库,换了个封面继续出版,内容当然是新的,但这个点子却也真的是临时想出来的。

总之,换汤不换药的办法,古代的土著们特别吃这一套。

赵闰土还鼓捣出一百套限量版本的,扉页上有江二郎亲笔题词,写的当然无非就是鼓励学习的话。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价格比非限量版本的,贵了三倍。

江二郎还是有节操的,他觉得这么做有点儿不道德。

“你可拉倒吧!咱们这个限量版本的,又不是卖给穷苦书生的。他们干嘛不买普通版本的?咱们啊,赚的就是那些钱多人傻的冤大头钱!再说了,让他们把钱花在书本上,总好过于直接丢去花街柳巷来得强吧?”

于是,江二郎就被说服了。

等陈梁终于收到了来自于京城的调令时,又一个好消息传来。

江母和江奶奶笑得一脸志得意满,这不是二郎一个人的胜利,而是他们所有人努力的结果。

赵桂枝终于怀孕了。

“等等!那我不是不能去京城了?”

说真的,先前没怀孕时她确实不想怀,但既然已经怀了,那当然是顺其自然生下来了。可等她仔细一盘算,发现这个时间对她特别不友好,哪怕她再怎么不靠谱,也知道刚怀孕不能出远门奔波劳累。

再说等会试时,她已经大腹便便了,咋办?

赵闰土安慰她:“想点儿好的,明年幼儿园就能多两个娃儿了,你婆婆之前总是盼着孙子,这一下子给她来俩,多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