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2页)

但这本书跟普通的医书并不一样。

书很旧,上头的字迹缭乱,很明显是一个人手写下来的字,而其中几页还沾满了血。

最后一页上留下几行字:“两万多里,一路给太多人看过病,此生无憾,望我华国浴血重生,再无今日家国动荡之痛!年轻人啊!努力吧!”

那纸张上的血痕干了好些年,看着让人震撼,华宁眸子湿润,心情复杂。

如今安稳的生活,全部是历代战士们用鲜血拼下来的。

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努力。

泪眼朦胧中,她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用躯体去对抗敌人的刀枪,有人用笔杆子去抨斥敌人的无耻,有人用医术来拯救负伤的同胞……

他们互相打气,流血流汗不流泪!踩着鲜血与废墟,一步步地往前走,终于……带领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走向了和平!

往日一去不回,未来却还仍需努力。

只有国家发展得足够强大,才不会被敌人欺负!

而国家要是想发展起来,每一个公民都该付出努力。

*

仁心医馆开设的学堂也逐渐开办了起来,华宁跟齐大夫亲自操心,各地的医馆建设费用皆是青玉膏的利润里掏出来的,因为青玉膏在全世界销量都很好,因此建设学堂倒是不缺资金。

这些学堂建设得古色古香,教师则是统一由齐大夫教的学生里抽去,每半年都到海市参与培训考核,而后再到各地的中医馆里进行教学。

这学堂算是个短期培训学堂,每一期学员都是免费教学的,为期三个月,但学员认真学习之后毕业了就会发现,自己对于基础中医还是会比较了解的。

比如日常生活中该注意的事项,一些发热,感冒,身体各部位疼痛一般都对应了什么症状,急症如何抢救之类,仁心学堂的学员毕业了之后都能清楚这些基础的医疗护理,生活中也会更注意规范容易导致人生病的细节。

这种完全不收费的学堂吸引了太多人的兴趣,其中不少人因为学了之后兴趣越发浓厚,便加入仁心医馆成为学徒,决定深入地学习中医。

在不知不觉之中,中医悄悄地在中华大地造福了越来越多的人。

青玉膏获得的巨大利润,除了建造学堂,此外便是设立了大病救助基金会,而国家也创立了“阳光行动”给许多人上了医保,这样几下里结合,再也没有看不起病的人,许多条件不好的人看病也是全程免费。

在这一年的全国健康调查大数据中显示,华国各类癌症,呼吸道疾病等等发病率也比去年减低了百分之五,这简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国家卫生部门对此高度重视,这个数据目前来看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第一!

虽然现在华国整体医疗水平还是赶不上许多发达国家,但如果按照今年这个发展速度,赶上或者超过,那都是迟早的事情。

为了让国民更好地注重健康,新闻部门邀请了华宁上一次节目,号召大家多注意自身健康。

华宁对此有些犹豫,但新闻部门很贴心:“您可以只上广播电台,不露面,但您的名气在这,老百姓肯定很相信您的。”

想到这对国家是有利的,而上广播不露面也的确挺合适的,华宁便答应了。

她上了海市平安广播的采访,这一晚收听海市交通广播的人数达到了空前的多,听着传说中的那位著名女中医华宁谆谆劝导着大家日常多注意预防疾病,原本对这些都不是很在乎的人立即就改变了主意。

人家这么厉害的中医都发话了,还有啥不信的?!

华宁上节目的效果很不错,许多思想顽固的中老年人都改掉了自己生活中的恶习。

但华玉林跟秦丽蓉也听到了广播。

他们两个从华清月那里拿到了赔偿之后,日子也不是很好。

两人不善经营,很快一落千丈,也不喜欢做普通的工作,只能守着存款过普通的日子。

而秦丽蓉的头疼痊愈之后,不知道怎么又得了个咳嗽的毛病,每天都咳嗽,咳得肺都要出来了。

在广播里听到华宁的声音,她更难受了。

为什么,为什么华宁都不肯回来看看自己?

华宁难道不记得是谁把她生出来的吗?

如果当初不是自己累死累活拼命把她生到这个世上,她哪里来的机会当什么女中医?!

可再怎么样,秦丽蓉也没办法接触到华宁,让她知道这些话。

她闭着眼躺在床上,也不知道华玉林去干什么了。

而此时门吱吖一声被推开,进来了个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