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更合一(第6/7页)

一个项目未完,下一个已经交到他手里,真是日理万机·宋大工程师啊。

***

普法讲座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接下来几天安然再也没听说大院里谁家孩子出去打架斗殴的事了,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孩子们不怎么出门,可把大院折腾个人仰马翻,枇杷树让他们爬断了,葡萄架让他们拆了,就连围墙也让他们爬得狗啃似的,每天一抬头就是一溜儿臭小子骑在墙头上,要么往大院里扔土坷垃,要么往外头大路上吐口水……

陈文慧不是爱养花嘛,还把花养到了工会办公室门口,一溜儿全是她的兰花宝贝。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宝贝们好不好,该浇水浇水,该捉虫捉虫,下班最后一件事是看花,生怕夜里刮风下雨伤了她的宝贝,必须一盆一盆的抱进办公室里。

可现在,她兰花刚开出的几朵花苞让人摘了。

虽然没啥名贵品种,可那也是她的心血啊!比让人当韭菜割了还郁闷,老太太气得哟,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安姐,你说这都是哪个缺德孩子干的啊?”陈媛媛现在习惯啥事都问问安然。

就连牛正刚也说:“怕不是这些孩子闲着没事干,又闲出屁了吧?”

安然十分赞同,这些熊孩子,不在外头闯祸就来祸害自己人,真是闲的!看来必须得找点事让他们干干才行,暑假还有二十多天才结束,再这么霍霍下去,二分厂都要被他们拆了。

可大院公共厕所和垃圾堆已经每天排十个孩子打扫了,扫地也有八个人干了,剩余那么多劳动力,必须干点什么才行。

放眼望去,全城还有好些插队回来的初高中毕业生没工作呢,安然想找点事给他们做也不容易,总不能也去挑大粪吧?

这天,包淑英回小海燕去了,安然带着小猫蛋准备出去溜达一圈,想想办法。

刚走到大门口,看见一对年轻人笑眯眯的看着她:“安干事好!”

女同志从兜里掏出两枚红色的带大“囍”字的水果糖递给小猫蛋。

猫蛋馋得口水都快滴下来了,但她不吃,只眼巴巴看妈妈,意思是“我可以吃吗”,因为妈妈昨天晚上刚跟她讲过小红帽的故事,乱吃别人东西可是会被大灰狼吃掉的哦。

“阿姨给你糖糖,拿着吧,谢谢阿姨哟。”安然以为是二分厂的职工,她时不时会下车间,估计是见过的。

小丫头这才接过来,“蟹蟹,姨姨。”

女同志笑得花枝乱颤,这孩子咋这么懂事呢?

安然跟他们聊了几句,可听着女同志怎么也不像二分厂的职工,“你们好,你们是……”她实在是没印象,在哪儿见过他们。

小伙子“嘿嘿”一乐,摘掉头上的绿军帽:“你看,想起来了吗?”

安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芝麻大饼的形象来,“你是徐建东?”

“到!”徐建东“啪”敬了个礼,正步走得哐哐哐的,板寸头精神得不得了,脸上虽然还有青春痘的印记,可洗得干干净净,一身绿军装一点油污也看不见,哪里还有当初机修邋遢王的影子?

“行啊徐建东,就你现在这精气神你妈也不一定认得出。”安然打趣两句,“你爱人怎么称呼?”

女同志立马学着徐建东“啪”一声,“报告安干事,我叫黄咏梅,是阳三棉一名纺织女工。”

看来,这是联谊会后第一对修成正果的,这年代结婚一般很快,相亲后处几个月,合适就扯证,很少有爱情长跑的。

一行人出了厂门,往马路上走。原来,黄咏梅的父母都在市火柴厂,有职工房,徐建东的条件在阳钢不符合分房要求,当然也没房子分了,只能跟爱人一起搬回火柴厂宿舍去住,小两口现在可真是蜜里调油。

安然正好跟他们一个方向,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火柴厂。她原本以为,全市所有单位大院在暑假里必然都是熊孩子的天下,要么上房揭瓦,要么掘地三尺,总不会闲着的。可这儿的孩子,对,是没闲着。

人一个个排排坐,正在糊火柴盒呢!

见安然惊诧,黄咏梅介绍道:“我爸他们厂厂能高,几十万件火柴没盒子装,就让没工作的家属和放暑假的孩子来糊,给他们加工费哩。”

徐建东也咂吧咂吧嘴,羡慕道:“糊二十个火柴盒有三分钱,孩子们都乐意干着呢,我也想干来着,可手没他们快,怪不好意思。”

这种手工活,基本没啥技术含量,全靠熟能生巧,而且孩子比成年人占优势,因为他们手小,眼神也好,可以从各个角度把一个火柴抽屉翻来覆去的研究,大人手指头粗,还不好操作。

几十名青少年儿童,大的十六七岁,小的五六岁,都乖乖坐板凳上,嘴里说着话,手上却“刷刷刷”的动着,做内抽的,刷浆糊的,贴纸片的,贴木片的,贴商标的,几乎是流水线作业,没一会儿一个方正硬朗而光滑的火柴盒就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