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宋:圣全皇后(06)(第2/2页)

村里正家的摆手:“只是顺道儿,我这把老骨头就没闲下来的时候,闲来无事,就想到县城赶集。对了......”村里正家的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道:“现在入城的入城税已经涨了,要五文钱了。”

颜盈诧异:“涨了两文?那包子涨价没?”

庆云县虽然受汴京直接管辖,可是物价却相对便宜,像包子馒头,汴京城要买两文钱一个,县城就是三文钱两个包子,一文钱一个馒头。颜盈挺喜欢县城的鲜肉包子,每回来县城都会将老板的包子馒头全买下,回家后丢到空间,需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热热就成。

这样一问,没别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惊讶。要知道她也就一个多月没有来县城而已。没想到......

“包子倒是没涨价,还是三文钱两个,但是用料吧,鲜肉少了菜多了,还不如大白馒头实在。”村里正家的很朴实的说道。

“那.....入城税干嘛要涨?”涨了两文钱,对于颜盈来说没什么,可是对于一文钱都珍贵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涨得有点儿凶,因此颜盈才会有此疑问。

“好像是太后千秋,为了给宫里生了重病的太后祈福,所以咱们庆云县的县令想了一个讨好上面的主意。”回答颜盈问题的不是村里正家的,而是赶牛车的老牛头,他一边驱赶牛车向前,一边说话道:“说是集万民钱币制造一柄五铢钱伞,用以驱邪祈福。”

颜盈:“......有想法。”

怀中的赵晓‘咿咿呀呀’的附和。

“哎,谁管太后千秋是什么时候。俺想着,这太后不会是做了什么恶,才会刚刚当上太后享清福后不久中风偏瘫吧。”村里正家的开始凭空猜测。

颜盈:“......”

刘娥那个女人,好像已经坐了将近十来年的太后宝座吧。

居然还顽强的健在,真的挺出乎颜盈的预料。

不过想到和她一起遭受‘天谴’中风外加偏瘫的郭氏依然顽强的活着,颜盈就没丝毫的意外了。

现在都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了,刘娥是在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去世的,也就是说还等三年,刘娥就该‘顺应天命’去死了。而赵祯名义上的第一子赵昉,要在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才出生。

而到了那个时候,她所生的赵晓已经八岁了。

“我听的却不一样。”同在溪水村住着,唐秀才家的娘子突然开口道:“我听我家秀才公回家说,好像是因为宫里的才人流产,官家招了龙虎山真仙观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真人进京觐见,张正随真人说是要大办太后千秋,以凭后宫什么怨气,才能让官家的子嗣不至于那么艰难。”

颜盈垂目,听了这话,并没有多做言语。

赵祯说深情,结果原主张英秀一死,就伤心了一段时间,仅仅半年时间,就开始宠幸新人,像那生下皇长子赵昉、皇次女崇庆公主的俞德妃,以及生下皇次子赵昕的苗贵妃,就是这个时间段进宫的。

还有历史上同样追封皇后,还有谥号温成的张氏......

说是原主张英秀的替身,其实......啧,渣男,见一个喜欢的就说爱的渣男。

颜盈撇撇嘴,倒没将赵祯后宫的莺莺燕燕放在心里。说白了她又不准备跟赵祯谈情说爱,只是想将儿砸赵晓捧上皇位,躺赢当太后。赵祯渣男与否,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相反赵祯感情渣的话,颜盈反而能够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用偶尔纠结会不会手段强硬狠辣,从而伤害到了赵祯那脆弱无比的心理。

毕竟把,在颜盈的认知里,宽厚仁慈,同时也代表了拥有一颗纤细柔软的心,不是常人能够看穿,能够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