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佛修圣地“三河川”……(第2/5页)

阿罗大师神色难得的轻快揶揄:“那敢问姜姑娘,今日的法会,姜姑娘听懂了多少?”

姜采诚实叹气:“其实完全没听懂。”

她扭头看屋外铺陈的星光,明熠闪耀,宛如银色长河。她有些烦恼、有些怀念地撑脸笑:“不瞒大师,我自小喜欢打打杀杀,对这些道学、佛学,向来不怎么听。对我来说,剑是命,万万不能丢;其他的都是辅助而已,不要也罢。”

她竟与一个和尚闲聊:

“那时候门中一上课,听说要在屋舍里上,我就绞尽脑汁逃课;听说要去演武堂上,我必然跑第一名。我的武艺课修行课有多好,文化道法科目就有多差。长老们日日抓着我补课,我转头就跑。师兄嘲笑我不断,被我一揍后就不敢说了。我一直觉得,能打赢就好,附庸风雅,都是废物们才学的。”

她回过神,对阿罗大师抱歉一笑:“我扯远了。”

阿罗大师道:“姜姑娘很怀念剑元宫的生活。”

姜采出神片刻,承认:“是啊,有些怀念,但是回不去了。也不知道这一世,算不算好好告别过了。”

她不再提那些,不想多说伤感的话题。她转话题说起今日的佛灯,又目染笑意,星华在眼中流转:“我是听说三河川的佛灯很灵,才来试试运气的。大师不用管我。”

阿罗大师问:“姑娘为自己供佛灯?”

姜采咳嗽一声,眼神微飘。

她字正腔圆,一本正经:“为重明君供。”

阿罗大师愕然一下,盯着女郎明亮沉静的眼,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姜采和张也宁是未婚夫妻。只是对于阿罗大师这种高僧来说,姜采堕魔,那二人的婚姻自然就算断了。不过如今看,似乎他果真不懂这世间儿女情。

阿罗大师干干说道:“姜姑娘有心了。”

姜采笑眯眯摆手:“还好还好。我只是修行的时候,听到神识中魔疫们吵来吵去,突然想到我似乎又将他忘了很久。原本为了和魔疫对抗,我连神识都努力屏蔽——自然忽略了重明君给我留的话。

“我到底心虚,也不敢联系他。我一琢磨,干脆来供佛灯吧。若是日后他不高兴,跟我算账,我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说我为他供过佛灯,我心里对他多好。

“我就这么问他——‘张也宁,我起码还为你供过佛灯。你有给过我什么?’他必然心虚,就不怪我了。”

阿罗大师见这位女修这般玩笑,提起那位郎君就眉开眼笑,兀自说的高兴。阿罗大师也不禁一笑,佛也愿意看到世间男女有个好结局。

阿罗大师顺便问:“那姑娘为重明君乞的什么愿?”

姜采脱口而出:“自然是成真仙啊。”

她笑吟吟:“大师放心,我不会砸了你招牌的。他必然能成仙……这愿望肯定会实现。我只是求一重心理安慰罢了。”

阿罗大师却沉默。

姜采面色微顿。

她何其敏锐,心神中魔疫的刺痛在这一时都好似空了一下,让她感觉不到。她的心揪起来,高高悬起。她口上仍然无所谓地笑:“大师怎么了?大师难道觉得,张也宁成不了仙?”

阿罗大师沉吟片刻。

姜采锐利的目光锁着他,如电如剑,寒意陡生。大有一副他说个“不”,她就要动手的架势。

阿罗大师与她对视片刻,叹道:“并非如此。重明君得天独厚,已是这世间最容易成仙的人了。若是连他都不能,恐怕几千年内,再无人能成仙了。

“贫僧迟疑的只是,重明君恐怕很难成就真仙。”

姜采一点就通。

她蹙了眉,沉声:“堕仙?”

她冷冷道:“大师,我一贯敬你,你莫要信口雌黄的好。他心性高洁,从不作恶,一心修行,道心坚定。你却觉得他很难成就真仙,只能成堕仙?堕仙,可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阿罗大师道:“姑娘知道何谓堕仙?心有魔念难消难解,成仙后天道不认,便为堕仙。”

姜采道:“张也宁并无心魔。”

阿罗大师道:“他也许有心魔。”

姜采脱口而出:“怎么可能?”

但她转而迟疑,想到张也宁频频与自己说得那个堕仙梦。那个梦,就是他的心魔吗?她心里登时生乱,一时间举棋不定。

然而阿罗大师道:“当日‘三千念’,其实不应该开启,让你们进入的。”

姜采反问:“大师为何这般说?”

阿罗大师道:“寻常人进入‘三千念’,只会碰到各种机缘,借此增加修为。然而只有姜姑娘和张道友在三千念中,溯了前世。贫僧修为不够高深,当时并未看出姑娘体内有不属于这一天的道元……若是当日便知道,我便会阻止姑娘进入‘三千念’了。”

姜采心沉下。

她淡淡道:“我不懂。三千念本来不就有溯前世的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