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花市 小钱钱,准备进我口袋吧!……(第2/3页)

也许,这次她们一下子跳出舒适圈跳太远了。

宋招娣一急,想了个招,来吧,26个英文字母,一边比划一边说,对着光张不开眼睛,那就wink!什么是wink?就是挤着一只眼!难看?杨丽萍的孔雀舞看过吧?放个小孔雀手在脸前,嘟着嘴,哎?还挺好看的?

那就这么拍吧!

26个字母操其实是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锻炼脸部肌肉的。没想到治疗拍照僵硬也有特效。

这么活动了一会儿大家都放松了,表情和姿势也自然了。

模特们开窍了,摄影师自然也激情高涨。

张姐在公园拍照这么些年,今天第一次有了自己真的是个摄影师的感觉。

她不断给模特们提议,“头抬高一点,迎着光,再微笑!眯一点眼睛也没关系!棉花糖拿近些,好甜呀!再来一张!孖生仔手拉手拍一张!”

拍了十张照片,模特们换了衣服,鞋帽配饰包包也随之调整,整理妆容头发,再翻翻笔记本上画的草图跟张姐讨论一下,拍第二组。

最后一共拍了五十张,宋改凤选了三十张,按商量好的价钱给了张姐三百五。

张姐一张张把照片封塑好,在顶部打个小洞,“靓女们,下次再来找我拍照啊!”

她准备把剩下的照片贴在自己店门口旁边,这可是她的事业高峰,以后给顾客们参考拍照姿势也好啊!

这三姐妹拍的照片像那种香港明星贴画,人靓,还更怪趣,主意也多,一个墨镜能玩出好多花样,难怪人家能做服装生意。

回去的路上,宋秋凤瘫坐在公交车座位上,“我怎么觉着比站半天流水线还累呢?”

宋改凤握着照片一张张看,揉了揉腮帮,“累好啊,有收获。”

宋招娣微笑,这是她们姐妹第一次一起拍照。上辈子,她们三个连一张合影都没有。

三姐妹依偎在一起看照片,宋招娣遗憾,“应该把那几张也买下的。”

宋改凤笑,“傻女,以后我们再拍啊!以后我们用自己的相机拍!想拍多少拍多少!”

1月25号是春节前最后一个星期日,也是花市摊子开张的日子。

丽婵和月华昨天中午走了,芳芳和娟子23号晚上就走了。

平时喧喧嚷嚷的宿舍楼安静了许多。

宋招娣干脆搬到大姐宿舍住了,林娇这阵子一见她脸上就露出那个让人不舒服的笑,好像在憋着什么得意的事,又像条不怀好意的豺狗。

1月25号天刚蒙蒙亮,四个人一起去了花市。

这次他们不仅背着大包,还一人推了一个小板车,车上堆着大纸箱。

公交车到了,司机却大声嚷嚷着不让他们上车,宋招娣赔笑说,“帮帮忙啦大哥,揾食不易啊。”

司机让他们一人买两张票,还不情不愿,“今早是人少我才给你们上车的!”

一路颠簸,又转了一趟车,给司机和其他乘客赔笑脸,到了花市已经快九点了。

G市的花市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花市在码头旁,现在G市每个区都有自己的花市了,各有特色。

宋招娣她们去的花市建在芬村区的市坊间,这里紧邻着芬村花卉基地,虽然只有几十年历史但是G市最有名也最热闹,每年除夕前一周,在一座有百多年历史的门楼旁搭起摊棚,张灯结彩,从一头到另一头足有三四百米长,一两百个摊贩们售卖各种年货花卉,也少不了各色小吃、服饰,甚至还有几间游艺摊子,射飞镖扎气球,套圈的。

宋改凤让大姐和徐山平看着东西,她和小妹去找林通求。

前一天她跟丧彪打了电话,约好在花市牌楼边的管理处见面。

林通求拿了个砖头块似的大哥大正跟人讲电话,满脸笑容。

宋招娣听着,像是在跟大批发商讨价还价。

他讲完了,对姐妹俩笑笑,“走吧!”

林通求这次还真挺厚道,给她们的摊位花市正中,紧挨着他卖发饰的摊子。G市人逛花市叫“行花市”,讲究有头有尾,要从一头逛到一头,预示新一年事事顺利,花市中间的摊位价格按说都要更高的。

宋改凤也不跟他啰嗦,钱已经交了,摊位就是我的,赶快布置起来。

有了上次摆摊的经验,这次装备升级,几个人配合,先在摊位三面挂上米白色帆布,再固定黑色铁格网,衣服挂在木质不锈钢挂钩的衣架上,搭配成套展示,还配上丝巾,帽子,包包等配饰。

林通求叼支烟,也不点燃,就站在一边看这姐妹几个搭铺面。

她们先在地上叠几块砖头,才把装着货物的纸箱沿着三面棚墙放一圈,也蒙上米色帆布。

接着,用大订书机把帆布哒哒哒固定在纸箱上,再用美工刀在箱子侧面割出凹型裂口,这片帆布就像个门帘,掀起来,在箱子上打个方洞,里面的衣服早就整整齐齐叠好包好,从洞里一抓就能拿出来。他猜,箱子里的衣服肯定提前按尺码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