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生意兴隆 做生意嘛,不就是要卖创意,……(第2/3页)

两人决定一人买一件格子衫,这时最小的妹妹又问,“你们要不要配顶帽子啊?斜背包呢?搭了帽子和包包就是画龙点睛啦!那些香港明星出街的时候也是这样穿,为什么人家更有型啊?就是看包包帽子呀!”

于是两人又买了一顶毛线帽,一顶棒球帽,两个包,可以换着戴!

这小妹又讲,“隔壁还有卖发夹发饰,你们去看看啊,款式都好新好靓。”

第一单生意一开张,人气就来了。

不少人看到三姐妹后就指着其中一位:“我就要她身上这一套。”

“行啊!配饰要不要看看?戴个帽子更有型啊靓女!皮包呢?”

宋招娣专门在报纸上查过,G市春节这几天气温预报在18-28度之间,早晚冷,中午热,最适合叠穿,她和二姐跟顾客推销时也是这么说的,“热了脱掉一件,系在肩上当披肩,系在腰上显得腿好长好靓哦,冷了再穿上啊!保暖又有型。”

顾客一拨拨过来,大姐和徐山平拿货收钱比上次摆摊熟练多了,也因为她们卖的这9件衣服里只有牛仔裤和半裙需要看尺码,其他衣服几乎都是均码。

四个人同心合力,铺面热热闹闹,客流速度相当快。原先准备给人试衣用的帐子一次也没用上。

顾客们也嫌花市摊子小试衣不方便,看了三姐妹的真人展示,再看看封塑照片上的搭配,直接拿下吧!

到了中午十二点多,铺面前一度挤得水泄不通,摊子柜台被挤得摇摇欲坠,宋改凤被这阵势吓到了,又怕有人浑水摸鱼,又怕发生拥堵踩踏,急得满头汗。

宋招娣赶快跑去找丧彪,他叫市场联防队来吹了哨子,“让一让,让一让!”

宋改凤抓起喇叭,用八分熟的粤语说:“大家不要急,货源充足!先到两边店子逛逛啦,发夹发箍都好靓好好搭配我们的衣服。”

丧彪店里的店长大姐也赶快带人来,“大家来这边看看了,式样新颖的发夹,正适合年节戴!”

宋招娣也很震惊,她没想到会火成这样子。

她和二姐低估了春节前人们的购买欲,也低估了G市爱美人士的数量。

四个人忙得中午连饭都没吃上。

直到快两点时人潮退去了些,他们才轮流小跑着去了厕所,回到摊子喝几口水啃个面包,继续招呼顾客。

休息的时候宋招娣跟二姐商量,“我看套餐大礼包可以搞起来了吧?”

就还是发夹礼盒那一套,三件、四件衣服一起卖,比单买能便宜二三十。

宋改凤叫大姐和大姐夫,“咱们点下货!”

她们的箱子也是有小秘密的。装好衣服的纸箱和一只空箱子并排放好,每五十件衣服的高度就在空箱子外壳画一条线,标上数字,这个空箱就变成了一个“标准尺”,用它在其他箱子上画上线和数字,摆放的时候这面朝外,切出拿货洞口后,点货只要看看衣服到了哪条线就能快速算出存货数目。

一个人负责两三样货品,几分钟就能算出每样衣服还剩多少。

这一算,大家吓了一跳。

一万多块钱一共买了六七百件衣服,是打算两三天卖完的。

现在已经卖掉一大半了。

卖得最好的果然是格子衫,这衣服进价才20,卖50,一上午卖了快一百件。

卖的最慢的竟然是背带牛仔裙。

其实这裙子很容易搭配,版型和布料都不错,是九件衣服里进价最贵的,一条35呢,和苏格兰格子衫一样能穿四季,再冷一点也不怕,穿条厚裤袜就行了,怎么会卖得最慢呢?

宋改凤想了想,列了张单子,点了六千块给徐山平,“姐夫,你打车回厂里库房找龚阿姨,就按单子上的数目提货,再打车回来!”

徐山平先看了一遍单子上的衣服种类和数目,才仔细收好,“货都足么?”

“昨天我专门问过,足的!”

徐山平跟脚踩风火轮似的走了。

宋改凤心想,过完年了必须得去邮政局找陈阿姐买个二手的BB机,这要万一有点什么事,互相联系不上太麻烦了。

她又让小妹跟大姐互换衣服,大姐虽然招呼客人没问题,但她性子羞涩又没两个妹妹的口才,不会主动推销,她身上这件样衣自然买的人就少。

下午有点热了,宋招娣换上裙子,重新搭配了一件无袖条纹T恤,把卫衣系在腰间,宋改凤又给她戴了顶贝雷帽,“小妹,你再画个上次摆摊那个妆。”

宋改凤也给大姐重新梳了两条麻花辫,戴上棒球帽,再给她一副圆圆的玳瑁框眼镜,原本小妹这套男孩子气的衣服让她穿出了有点乖巧的可爱感。

宋招娣笑,“有点像阿拉蕾!”

两个姐姐都不知道那是谁。

他们的目标是最好能把今天带来的衣服都卖完,剩下的货虽然可以锁在铺位里,但总归不那么放心。尤其背带裙单价贵,压着货影响后续的周转。